高雄之旅第一天抵達左營車站,
隨即搭高捷來到第一站-高雄新火車站。
新捷運站出入口的設計
在臉書上看到高雄新火車站的天棚設計很漂亮,
興起了一探究竟的念頭。
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經過16年多努力,
新高雄車站第一階段終於在2018年9月5日新捷運高雄車站通車後宣告正式啟用,
而台鐵部分則於2018年10月14日切入地下運作,爾後才能進行新高雄車站第二階段工程,
整個新車站計畫預計2023年才會正式完成。
新車站大廳蠻寬敞的,天篷新穎又漂亮,
看起來很舒服,除了特地來拍照之外,
很多路過遊客也忍不住駐足觀賞。
白色讓這麼大的建築量體看起來很輕盈很柔和。
台灣很容易一窩蜂跟風或是模仿或說是抄襲,很快到處是這種花式。
不過人家是有經過精密計算和美學原理的設計,
粗糙的模仿還是一看就知。
車站通往外面的階梯下方漆成綠色,色塊效果既亮眼也養眼。
新高雄車站由荷蘭建築設計公司Mecanoo打造,
從高空往下看像是一座大公園,綠色植披沿著屋頂向外發散,
並結合4棟商業大樓(首期先興建前站兩棟)、
整合台鐵、捷運、國道客運、市區公車與計程車於一站,
成為高雄市重要交通樞紐。
荷蘭Mecanoo建築事務所在台打造多達5件建築作品,
包括衛武營國家藝文中心、台南市立圖書館總館……等,
以「結合地景」為其代表的共同特色。
高雄捷運紅橘兩線交會點-美麗島站穹頂大廳
即使幾年前以來拍過,
但是要到紅橘線交會的美麗島站換車,
還是會想來看看老朋友般特地走進來穹頂大廳拍幾張照片。
進入這媲美東南亞最大的圓形地下車站,
映入眼簾的是結合玻璃、彩繪、燈光之特殊造型的藝術巨作「光之穹頂」,
此為國際玻璃藝術家-水仙大師所規劃創作。
利用手工吹製琉璃、威尼斯水晶圓盤等素材,創造達直徑30公尺的玻璃藝術,
中間的紅藍兩根圓柱,各代表陰與陽,象徵陰陽調和。
而上方穹頂代表宇宙的誕生、成長、繁榮、毀滅;
另外太陽、月亮、土地、海洋孕育出世界的誕生與文明,不斷的在毀滅和重生中循環。
民眾行經光影折射後而幻化出七彩的穹頂下時,
感受到的是高雄熱情洋溢如同大海奔放的個性,以及遇到困難堅忍不拔的毅力。
※上述資訊來源參考「高雄捷運」官網。
光之穹頂的建築獲得多項國際美名:
全球最大圓形的地下車站建築 +
全球最大一體成形的單件玻璃藝術 +
全球第二美的車站
「光之穹頂」由義大利國寶級藝術水仙大師費時近4年親自監造完成,
由德國裝運來臺裝置。穹頂創作主題分成4大區塊,
整體創作依順時針方向依次為:
水─生命的孕育、土─繁榮與成長、光─創造精神、
火─毀滅與重生等四大主題,講述人的故事。
如果你已來到高雄,卻沒有來到美麗島站欣賞光之穹頂美麗的彩繪玻璃藝術,
那就太可惜了!
親臨現場除了感受彩色穹頂的壯觀外,圖案的幻化也讓驚嘆聲不斷。
旅行的目的就是要放鬆 同時也要讓視覺享受這種華麗的表演。
第一天行程結束,晚餐在美麗島站附近的逸之牛牛排吃飯。
店內氛圍不錯,炙燒牛排也很軟嫩,吃的很滿足。
高雄 設計旅店比歐緻居-
特地選在捷運中央公園站出口不遠,昂貴的地段讓大家
可以享受平價卻有設計感住宿。
這家飯店的另一個賣點就是他們的高空酒Bar-
眺吧餐酒館 The Lookout Bistro & Bar。
(站在接待櫃台前…抬頭一望…)
一樓有小小接待櫃台,
服務人員會在這裡介紹房型+帶你入房Check In
因為不知道下午會多晚到飯店,想說就在捷運站附近,
就先過來寄放行李和打一聲招呼。
晚上幾點到就沒關係了。
房間在13樓轉角,地毯和電梯出口很有在阿姆斯特丹住的
Art Hotel 設計的風格呢!
※art'otel Amsterdam與nhow Rotterdam(2018阿姆斯特丹+鹿特丹 / 荷蘭自助14天住宿篇)
房間整體是用清水模的簡約風格
天花板和床背面的牆壁是用燻舊處理的木板吧,
很有質感。
很開心又遇見很貼心的電燈開關設計...
很漂亮可愛的插電煮水壺
小冰箱內的飲料全部免費,另外常溫的瓶裝水也是免費。
甚至還有促進睡眠的小裝置。
比歐緻居很有名氣的還有他的下午茶和跳吧餐酒館,
號稱是請美國米其林一星行政主廚來研發菜單。
眺吧餐酒館 The Lookout Bistro & Bar在頂樓RF樓層
早餐也是在跳吧餐館用餐,點餐+客製化;
入住時櫃台人員會幫忙先點餐:
尤其是中式的粥啦醬菜之類飯的要先預約。
餐墊和杯墊圖案一致
Lobby在二樓,歐風布置。
Lobby一邊是宵夜吧
入住時櫃台人員告知有免費消夜和咖啡飲料等等,
還特別送我離開當天可以回去喝下午茶招待券。
對於免費消夜Allison通常享用不到,感覺高雄的飯店都有這一招,
私心覺得倒不如把消夜的錢降低房費呀!
Lobby雖然小巧但布置不俗。多拍了幾張。
前鎮之星─高雄市凱旋自行車橋
建築設計;
張瑪龍建築師事務所、居夏設計、德司丹聖國際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捷運紅線凱旋站下車,走一號出口就看到了!
一開始知道前鎮之星自行車橋這個東東,
也是不以為然,覺得又是為了吸引觀光客的短視操作,
會不會又是另一座高跟鞋教堂?
高雄地方建設當局如是說:
前鎮之星替城市創造了更舒適的步行及自行車騎乘空間,
提供民眾另一種以人為主體、悠遊城市間的生活方式,
打造人本文化精神。
這座橋梁不僅是城市的交通基礎建設,更是一座大型公共藝術:
整體造型上像是童話裡的傑克碗豆,
藤蔓狀的中央結構物同時撐起下層的自行車道
及頂層專供行人休憩的空中花園,
三向的車道像碗豆苗一樣有機地向外伸展,並竄入週遭的綠意之中,
與週遭的都市自然景觀融合。
而這個大型有機造型在施作上的艱難程度,
更強化了這座橋如手工藝般的藝術特質。
利用橋面拓寬處的階梯式座椅搭配頂部的造型遮陽,
提供民眾一個停留的休息場所,市民可在這些空間或坐或臥著聊天。
前鎮之星創造多樣性的都市活動;
橋面上同時提供人們散步、跑步、及自行車的騎乘,
並將車行空間與人行空間以標線區隔。
比起台中的天空,高雄天空雖然仍然灰濛濛,
不過還算有藍天,光線明亮,
自行車橋拍起來的確很漂亮!
中央的空中花園除了將綠意帶至空中,
更是一個可以鳥瞰市景的場所,適合攝影愛好者取景。
可以遠眺義大世界的摩天輪
因為是週間,
大家都在上班吧?短暫停留期間 只遇到一個人騎單車上來…
以及一位打掃的阿伯…
----- 未完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