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滕堡宮最初名為「利岑堡」(Lietzenburg),
為義大利巴洛克式風格,
由布蘭登堡選帝侯腓特烈一世的妻子索菲·夏洛特
委託建築師阿諾德·內林(Arnold Nering)設計的
巴洛克式宮殿,是目前德國柏林地區保存最好,最大的宮殿。
1701年,腓特烈一世加冕為普魯士國王,稱腓特烈一世,
夏洛特成為他的王后。這個最初作為柏林郊外的夏天休息地,
由建築師埃奧桑德·馮·格特(Eosander von Göthe)擴建為雄偉的建築。
夏洛特在1705年去世後,腓特烈一世為了紀念她,
將這座宮殿和附屬產業命名為「夏洛滕堡」(Charlottenburg,
意為「夏洛特的城堡」)。
從1709年到1712年進行了進一步擴建,
這一時期出現了有特色的轉塔和橘園。
夏洛騰堡的宮殿分為兩部分:舊皇宮跟新翼,
上面的入口是舊皇宮,進入之後就是購票、寄放背包、領取導覽機,
如果要拍照要買許可證 3 歐。(比起無憂宮的 8 歐便宜多了)
看了照片先後時間,我們是先到新翼參觀,11點半出來去餐廳吃中餐,
再回舊皇宮參觀。
然後是庭園…(下一篇介紹)
DM上的重點展覽介紹
差點被我們錯過…幾天前女兒說她沒興趣,
我也是可去可不去。幸好因為許多景點看差不多了,
夏洛騰堡宮才被臨時推上來,而且夏洛騰堡宮周一休息…
會覺得可去可不去…完全是因為上網蒐集資料時,
關於夏洛騰堡宮的介紹文章太少,
即使兩三個部落客有去也是少少幾張照片,
讓我們誤以為它只是間普普的皇宮…
幸好,我們去了,而且只付了3歐就拍到好多好多照片,
尤其,庭園更是漂亮氣派…
貼出來這麼多照片,是希望有計畫去柏林的朋友
不要錯過這麼棒的景點,一定要親自進去欣賞…
(個人覺得比去無憂宮值得)
皇宮內有好幾座各式各樣漂亮的座鐘
新翼最重要的展間就是Golden Gallery,
裝飾裝飾風格是繁複華麗的洛可可樣式,
過去的用途是遊戲間跟宴會廳,
二戰之後於1961 – 1972年間花了超過十年的時間才修復成目前模樣,
夏洛滕堡宮內部曾被描述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之琥珀室的房間牆壁裝飾滿琥珀。
1713年腓特烈一世去世後,腓特烈 · 威廉一世繼位,
夏洛滕堡宮進入了新的時期。
1716年,他將琥珀室作為禮物贈送給沙皇彼得大帝。
這個房間很鄉村風格
腓特烈 · 威廉一世在1740年去世後,
新國王腓特烈二世
允許格奧爾格·克諾貝爾斯多夫(Georg Wenzeslaus von Knobelsdorff)
擴建夏洛滕堡的東翼。
隨後,腓特烈二世對夏洛滕堡宮的興趣轉向了波茨坦的無憂宮。
由好幾個房間牆上的蔓藤花飾,可以猜知這幾位皇帝
很喜歡花草等農村風格。
華麗的織毯
覺得很棒的是….我們可以依照自己的需要慢慢欣賞
慢慢移動…沒有人催促你…只要在下午4點30分關門前離開。
在盡頭的房間遇到來參觀的小朋友,個個身穿古裝…很典雅又可愛!
是的,不能對著小朋友的正面拍喔!
嬰兒搖椅
果然是育兒房,王子與公主的房間,
牆上掛著的是他們可愛的畫像。
荳蔻年華的公主
雖然說兩個人一起看展,但是感興趣的項目不盡相同,
腳步有快有慢…當我走在前頭等候女兒時…
一旁的可能是義工人員,會很熱誠的指點我:
前面還有喔!前面還有喔!甚至還走過來帶我到另一側…
探頭一望…哇!又是一整排房間!這皇宮到底有多大呀?!
尤其,讓我頗有感受的是他們的熱情鼓舞,
既不怕你拍照,
也沒有某些國家的展覽場所把遊客當小偷般事事提防著你。
中午了…先去吃飯…
皇宮入口左側的咖啡廳。吃過中餐再繼續看…
2019 / 03 / 31 氣溫11攝氏度 到 負 1 攝氏度
白天太陽很大,到了傍晚果然好凍…沒戴手套不行呢!
夏洛騰堡宮真的很漂亮,
每個房間的裝飾和畫廊都深具藝術價值,
使用導覽機(有中文的),自己走自己參觀,不會有時間壓力。
(因為不是看一間關一間)。
有家具和中國瓷器,好幾個廳很華麗…
此刻整理圖文時,回頭去看所有夏洛騰堡宮拍的照片,
哇!顯然我選出的是自己必較喜歡的,
竟然還有很多漂亮房間沒被選上….!
看到很熟悉的東西---觀世音菩薩聖像
和中國瓷器
中國瓷器?才這幾支?別急!接著看到的會讓你更驚奇!
夏洛騰堡宮展覽很豐富,很多間鏡廳,
也有可以從室內觀賞花園的圓形大廳,
本來以為參觀一個上午就綽綽有餘,
下午要去周日才有的跳蚤市場就這樣被汰除了,
不過一點也不遺憾…畢竟這裡太精采了!
這個房間三面掛的是錦繡織毯
跟上面那張的觀世音菩薩像不一樣喔
天花板的3D立體白雲…房間的每個角落都有
紅大馬士革展廳(Red Damast Chamber):
整間是紅通通的,有懸掛夏洛特跟腓特烈一世的肖像畫,
這邊在夏洛特主導改建時沒完工,
後來為了接待奧古斯都王跟丹麥國王而變更用途。
房間運用鏡子反射形成重重無盡的繁複視覺效果
下圖 // 似乎是皇后的床
( 未 完 待 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