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台北二日遊,訂了交通方便的捷絲旅西門店,
早上寄放行李時發現4號及5號出口都沒有手扶梯…
於是決定晚上回飯店時走6號出口,
出乎意料之外的踏上西門商圈…
唉,又不是沒去過西門町…這幾年跟著女兒來美觀園吃飯,
老天祿買滷味、甚至上國賓飯店看電影
(電影是有多好看?從台中上來看?啊 就是藝術電影…台中的影城
不屑做不賺錢的生意呀!)
年輕時在台北工作2年對中華商場也算熟悉的…
只是,當天從捷運站6號出口搭著手扶梯上到路面時,
迎面熱鬧滾滾的畫面多少有被嚇到…
早就想拍不一樣的照片,
傍晚的人潮正好拍…
西門町因為位於台北城的西門外,因此得名。
在日治時代,西門町原本還只是一片荒涼的地方,
後來日本人決定仿效東京淺草區,在此設立休閒商業區。
其中最早的娛樂設施為1897年的台北座、
1902年的榮座(現為新萬國商場)及1908年的八角堂(今西門紅樓)。
新世界館(現為誠品116、真善美戲院)旁的街道,
稱為「片倉通」,有許多日本料理店。
在1980年代中期以前,
西門町為長期代表臺北最繁華的娛樂流行聖地,
武昌街二段更是其中最精華昂貴的路段。
1985-2000年間,臺北市逐漸向東發展,
西門町的商圈地位經歷中衰,幾近式微。
2000年後隨著捷運板南線通車、中華路林蔭大道闢建,
以及西門特色商圈的重建,加上其過往風華的特殊元素,
使得西門商圈進入另一階段的復甦,
並鮮明地成為青少年次文化的代表、國際觀光背包客造訪之地。
重複?不是的…顏色略有差異。
幸福堂的排隊人潮
西門町有許多著名的地標及商場,像是IG打卡景點的彩虹地景、
擁有100多年歷史的西門紅樓、時代性指標的萬年商業大樓、
充滿美式風格的西門町美國街等;
還有多樣美食聚集在此,如港式料理、台式料理、美式料理、
飲料冰品、咖啡廳、酒吧等各式餐點。
聽到響起的鐘聲,轉頭尋找…
找到時鐘聲已經停止了…
儘管這一帶有數不清的美食,也路過阿宗麵線,等等...
只敢走進熟悉的三商巧福吃一碗牛肉麵…
吃完繼續逛才路過美觀園…
來這裡免不了來個自拍…
也因此遊客對於被拍到比較沒那麼排斥。
紅心芭樂削成心型,各種水果排得美美的畫面,
出門就想念水果的我卻不敢上前問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