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年,來自十五個國家的廿四位世界級建築師,
受邀至四方當代藝術湖區,以抽籤的方式,各自獲得一處荒山野嶺,
以「重建平衡」(Balance-rebuilding)為主題創作,
讓多位曾獲普利茲克獎(建築界的諾貝爾獎)及多項國際大獎的大師,
以極富風格的建築語言,表達對於「平衡」的理解與詮釋。
前往佛手湖當代藝術園區的路上 沿途是連綿不斷美麗風景
南京四方當代美術館位於南京市浦口區佛手湖畔,
由美國著名建築大師斯蒂文·霍爾(Steven Holl)設計,
比鄰24座建築大師的傑作,
為公眾呈現了亞洲乃至全球獨一無二的藝術人文景觀。
我們先來這裡買票和導覽員會合,
先去看完其他建築後會再回來這裡看展。
貪心望向隔壁棟建築
櫻花夾道歡迎我們的到來
首見「天堂的階梯」
竹林裡赫見草間彌生的「大南瓜」
四方當代藝術湖區,
以美國《時代》週刊評為「美國最好的建築師」,
斯蒂文•霍爾(Steven Holl)所設計的「四方當代美術館」為主體。
在設計上採取中國建築特有的迴廊式設計,建築物主體大半騰空,
展現水墨畫上湖景廣闊薄霧的氣韻,打破美術館方正外觀的傳統印象。
整個美術館由三個部分組成,素雅沈靜的竹林並排而立,
形成一堵透視的花園牆壁,上方的建築空間與其平行,
展現出高冷的格調感,同時地面與懸浮空間利用一個巨大的樓梯連接,
視覺上極具衝擊力,
因此這個樓梯也被大家稱為「通往天堂的階梯」。
前往園區參觀其他建築…
園區建築位置圖
舟泊
匆匆路過… .…
碉堡 BLOCK HOUSE 建築師 張雷
高高的白色建築,看起來不錯。
白色外牆和大自然植物共融,一起營造出細緻的美感。
外牆上的曲狀窗很像建築物的眼睛,
曲狀窗設計也讓建築物有了生命…
入內參觀
睡蓮
馬休斯·克劳兹 ( 智利 建築師 )
整個建築狹長、平缓,沿着小溪向湖面展開。
屋頂只略高于旁邊的道路,是一個水生植物的種植園。
在建築物的屋頂
淺淺的水池中散布着如睡蓮一般的圓形石板,
自由散落的原石小徑颇有中國園林的味道。
遇見園區施工的工作人員
光盒子
戴维·艾德加耶
英國時尚教父Alexander McQueen的家宅是他設計的,
每年所有的諾貝爾獎都是從他設計的房子裡頒發出去的,
美國丹佛的當代藝術博物館也是他設計的。
外牆除了開有大玻璃窗,分别朝向建築北面和東面的空地,
其餘部分只有像舷窗一樣的小方洞。
主要的自然採光來自布满屋頂的带形天窗。
只是路過....
佛手
路易斯·曼西拉&埃米利奥·徒弄·阿爾瓦雷斯(西)
佛手的設計理念是整棟空間被想象成叢林中的一片空地。
這片空地以2個邊界劃分。内部的邊界是連續且透明的。
外部邊界是蜿蜒的竹子屏風。
在房子外面稍微繞了一圈…沒有經過處理的竹子很快出現損壞...
折回四方當代美術館....一路上下著雨...
再度回到.....南京四方當代美術館,
這座由美國著名建築大師斯蒂文·霍爾(Steven Holl)所設計的
建築利用建築體多種多樣的視角和空間層次,
完美與周邊的園林及水域結合,
共同表現出中國傳統國畫般深深交錯的神秘感。
開始看展…也看展館內部設計…
向外望出去的庭園景色
倒影中的小小船 --剛與柔 ?
黑色區塊裡的也是小小船
有時候藝術真的是只能意會無法言傳
而且每個人的解讀都不一樣...
又被窗戶外面的庭園景觀吸引
常常看見…雷同的藝術作品
這個深咖啡色厚重的四方體讓我納悶了許久,
揣測著是甚麼用途?雨水為什麼沒打進來?
直到看到門把才恍然大悟:原來是出口的門哪!
雨越下越大…只好在小小的紀念品區等雨停...
(2017 03 22 江南經典建築參訪)
江南經典建築參訪的圖文曾經分享了幾篇,
中途因為其他旅程插進來…也就漸漸忘了…
2020年出國旅遊計畫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打亂,
重看這些建築的照片後感覺尚有幾棟還不錯,
所以整理出來讓大家參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疫情還不明朗,大家看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