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9日參觀完森美術館,大部分團員搭上往機場的車子,
幾位延回的夥伴也各奔前程,我先挑個餐廳簡單的用過午餐後
立即前往在附近的國立新美術館。
不過看不懂GPS讓我走了不少冤枉路…
明明就在附近呀!
費時數年才完成的【國立新美術館】,
從建築外牆到室內空間都能看得出建築師所下的功夫。
由於建築規模巨大,雖然難以一覽其整體外觀,
但在進入國立新美術館之前,
就能清楚看到由玻璃帷幕所構成的曲面外觀。
而玻璃帷幕主要分成水平以及垂直兩向,
靠近內側的帷幕為垂直帷幕;外側則為水平狀的玻璃格柵。
若仔細觀察玻璃格柵的細節,會發現玻璃上面有一點一點的小圓點,
其設計巧思是為了調節太陽光,讓帷幕牆形成如同光的牆面,
以利室外光線能夠柔和地照射進室內。
美術館入口前方的大圓盤
一走靠近大門,突然看見吉岡德仁絕美作品「玻璃茶室—光庵」,
像突然遇見睽違多年的朋友般喜出望外…
原來光庵自2019年4月起東京國立新美術館戶外展示。
上次看到它是2017年建築參訪團,
專程去到京都將軍塚青龍殿就為了一睹通透無一物的玻璃茶室。
「ガラスの茶室-光庵」(玻璃的茶室-光庵,KOU-AN Glass Teahouse),
是吉岡德仁在2011年威尼斯雙年展以建築行為介入的兩個實驗性設計之一。
吉岡發展出透明的茶室,使空間形體隱於自然之中,
在1/10規模的茶館模型裡,微縮了日本獨特的自然觀與空間感知:
茶道與空間有形的限制,同時也是誘發五感與自然和鳴,
進入自我開闊宇宙的途徑。
或許可以說,「光庵」是吉岡將侘茶進入空無的瞬間經驗
具體化設計,以清透空間喚回純粹感知。
巴黎奧賽美術館收藏的玻璃長椅「Water Block」也在此一同展出。
室內全無畫軸、擺飾,只能簡單地煮茶和品茶,
或雙手併攏,承接因太陽照耀玻璃折射而產生的彩虹「光之花」。
當然,身處其中也能夠什麼都不做,就這麼地靜靜坐著,
邊冥想邊感受風吹草動、浮雲自在、野鳥飛掠,
而照射進來的光線也從明朗、柔和到落日後的黯淡,
環境的千轉萬化讓茶室氣氛每一刻都不同。
從正面的圓錐狀入口進到室內空間後,
能感受到整體為挑高三層樓、寬闊的大空間貫穿整間美術館,
貫穿大廳的空間裡有兩個醒目的圓錐體,
這是為了確保進入美術館的大量人流能夠舒適地享受空間,
但又不希望挑空將整個空間給浪費掉而採用倒立圓錐的設計
(底部面積小,上部面積大)。
不能免俗地也拍一張圓錐狀入口頂部
為了讓整體展覽動線流暢,美術館的展覽廳集中於建築的一側,
設置大小不同的展廳,是為了藉由大廳將人群分流。
從不同地點拍攝圓錐體的空間運用 // 小紀念品店
另一側是平價咖啡店
「國立新美術館」最早是在東京新生代建築參訪中排進行程
卻又無故漏掉因此納入口袋名單,
之後跟團幾次到東京都無緣一見,
所以這次特地排進行程-只是為了看這座評價不錯的建築。
搭手扶梯上到2樓拍攝
位在二樓錐柱平台的高級咖啡廳【サロン・ド・テ ロンド】
(SALON DE THE ROND),
是適合一個人逛完展覽後配上蛋糕套餐與窗外綠意,
而且它也是著名動畫【你的名字】中所出現的場景之一。
位於擁有最佳視線的最高層錐柱平台是
法國米其林3星主廚當家的正統法式餐廳
(BRASSERIE PAUL BOCUSE LE MUSEE)?
國立新美術館在日本以擁有寬敞的展示空間為傲。
入場免費,但是部分展示畫廊必須支付入場費。
免費的展覽進去繞一圈 // 很不錯的....
「國立新美術館」是在日本所有的國立美術館中,
唯一沒有館藏品的一間。
之所以如此,是為了將藝術資訊更普及化,並且使館內展品能夠快速更替,
將世界各國所擁有的最新藝術資訊、各種不同的價值觀都能讓民眾接觸。
藝術不再是僅有繪畫或是器物這種有形的展示,
而是能有更多元的呈現方式。
美術館建築本身就是大型藝術作品
離開前我…選擇了一樓的平價咖啡,
點一杯咖啡後...找張椅子坐下來….人很多…氛圍果然是平價呀!
離開前又去「玻璃茶室」前站久久…
要達到這樣通透無物還要修行幾個輪迴呢?
國立新美術館 特別展「吉岡徳仁 玻璃茶室 – 光庵」Info
展覽會期:2019年4月17日~2021年5月10日
對建築大師黑川紀章(kurokawa Kisho, 1934 - 2007)來說,
〈國立新美術館〉是他生前最後一件得以自豪地介紹給外界的建築作品。
波浪起伏的玻璃帷幕能隔絕紫外線,陽光透進室內映在地板上,
隨著光影變幻處處事美術館風景,
建築體兼具斷熱、耐震、雨水再利用
以及地下自然換氣與節約資源等功能設計,
黑川先生的「代謝」與「共生」理論瀰漫在偌大無礙的美術館空間之中。
再度走進紅塵之中…
看起來很可口很療癒,攤位前只有 2 - 3個女孩在排隊…
猶豫了一會兒,還是走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