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午餐後前往埃本哈杜古城(Ait Benhaddou)
路邊風景
畫家在豔陽下作畫
路邊風景
鏡頭拉近下的古城房子
埃本哈杜古城(Ait Benhaddou)位於歐薩薩地區,
是一座由泥土堆砌而成的城池。
早期是摩洛哥原居民柏柏爾人的村落,背靠阿特拉斯山脈,
中間有河流分隔,面向沙漠綠洲,
全部房屋均以赤紅色的泥土石頭混合乾草建造,
村落和城堡結合起來,彼此由狹窄巷道貫通,
整個村莊構成固若金湯的大城堡。
這也是一個抵禦敵人最佳的古城,必須過河才能到達,就像護城河。
先走一段路…
經過的巷道兩旁的攤位 多是顏色鮮艷的圍巾或地毯
走在橋上 // 下圖是橋的另一端 豔陽下黃澄澄的椰棗
一樣…小巷弄兩旁,轉角空地…擠滿販賣工藝品的攤位
有的攤位商家很兇悍,喝斥不准拍照…
即便是鏡頭對著古城的天空和房屋都不許…
只能將鏡頭轉開…
泥屋古城可防禦敵人外,還可適應沙漠地區的溫差,
其中不少已屹立了300多年,
顯現摩洛哥古代建築的智慧。
宛如小城堡的這裏曾是《帝國驕雄》、《亞歷山大帝》
及《波斯王子》電影的拍攝地,
在1987年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之列 UNESCO 1987。
古城也有著輝煌的過去,由於靠近撒哈拉沙漠,
橫越沙漠的駱駝商隊都選擇在此補給。
古代曾是商人運送鹽貨的驛站,也曾經是人煙稠密的綠洲城市。
現在是無數好來鄔電影的取景場地。
回頭望---剛剛穿過的古城一隅
大家請摩洛哥導遊權充麻豆
好多遊客穿梭在古城上面
大家開始往上爬,
可惜因為擔心雙腳過度使用沒有爬上去,
我和3-4位團員選擇留在下面。
穿過一間間泥屋,狹窄巷弄中每個轉彎的一幅福美麗畫面,
只能留待想像了。
哈…哈… 台灣也有這樣的泥屋呀!Allison出生在農村,
高中以前住家就是泥土屋-閩南話「土角厝」,
也就是挖起田裡的泥土放進方形木框成型後曬乾變成的土塊砌成
的房子,屋頂則是稻草編織而成。腳踏的地面也是泥土喔!
的確是冬暖夏涼!當然啦!數十年前的台灣房子沒現在的密集,
農村裡也多的是竹林和稻田,風的流動不是現在水泥叢林的都市所可比擬!
(田裡的泥土是白色的,所以土角厝也是白色的,
不過鄰近的大肚山麓的泥土可是貨真價實的紅土喔)
只是這些土角厝在經濟起飛後很快被磚塊取代,
泥屋沒有機會保留變成老屋甚至變成廢墟。
摩洛哥導遊看我一臉茫然樣---搞不清楚他所說的集合地點在哪兒,
很熱心的帶我走回來…
然後一個人登上階梯飛快趕去和大家會合…
色彩繽紛的工藝品為顏色單一的古城注入了生氣
等候時和另一位團員努力拍照…等得久了,
好奇心讓我也想走幾階看看…
才走幾步就發現那些陡直的階梯是真的很難爬!
雖然看過不少古城,
感覺這座由泥屋組成的古城f蠻有特色!
古城自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後,百年泥屋獲得修葺機會,
有部分建築是為電影加建的,
免不了過度的觀光化,但是古城泥屋至少能逃過風雨侵蝕。
被大自然摧毀的厄運。
哇!導遊帶著大家走下來了!
很快嘛!
在1992年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某棟建築
離開了,要前往阿特拉斯製片廠。
這裡曾拍攝的著名電影包括:霸王鐵金剛(辛·康納利主演) 、
基督最後的誘惑、活佛傳(Kundun)、亞歷山大帝、鐵金剛大戰特務飛龍、
天國驕雄、盜墓迷城、帝國驕雄、巴別塔(畢·彼特主演) 、
波斯王子超時空之戰、星戰前傳等等。
片場之大令我乍舌,
不過也只用手機拍幾張感興趣的場景。
片場導遊帶我們繞一圈及解說
喜歡某幾處的布景設計 栩栩如生地呈現出生活場景
當晚住進的沙漠風情旅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