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8月16日我們終於來到馬賽 ,
下午時分一行人隨著遊覽車進入馬賽公寓所在的公園 ,
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
當初在行程表發現我們會住進馬賽公寓時就充滿期待 ,
而今, 馬賽公寓的神秘面紗即將揭開 ,
尤其 ,
我們不是只有拍拍建築外觀 ,
我們還實際住進去一個晚上呢 !!
馬賽公寓(法語:Unité d'Habitation)
1946年設計 1952年竣工的
馬賽公寓高18層,共有337戶,可容納約1,600人生活。
內有23種不同類型的房間。
除了馬賽之外,勒·柯比意也在柏林等其他四地設計過類似的公寓。
但無論在規模還是在都市計劃的意義上,
其他公寓都無法和馬賽公寓相提並論。
馬賽公寓在2016年被列為世界遺產。
Le Corbusier是近代都市計劃領域第一位提出「高樓」概念的建築巨擘。
為因應戰後急劇上升的人口,越來越多的中低收入人口無家可歸,
Le Corbusier設計了可容納約1600人的馬賽公寓。
這棟集合式住宅建立在自由立面的基礎上,垂直建造18層樓,
內有23種不同類型的房間,
並有琳琅滿目的商店街、電影院、學校和體育館等,
完全體現Le Corbusier對未來都市的想像——
透過生活機能完整的大廈建築,人人皆擁有獨立的居住空間,
並能形成一個自給自足的生活圈。
他所操刀設計的每一棟前衛方格子公寓,都是現代化運動的催化劑。
既然是入住 ,就先CHECK IN了 ,
不過 ,
旅館小小的接待櫃檯 , 兩三個工作人員 ,
一下子湧進16個人 ,
大家拿著房KEY比對房間門時真是霧煞煞 ,
幸好女經理很熱誠 , 帶著我們一間間開門入住 ,
一時忙得人仰馬翻...
接待處和餐廳和休息沙發都在同一個地方
顏色繽紛
進入房間了 .... 這一生也許只有這麼一次的體驗 ,
當然是要拍的 !
踩在木質地板上 , 感覺很舒服 ,
房間算是寬敞 , 想像中以為舊公寓一定很狹窄 , 家具很舊 ,
設備過時....
其實不然 , 有電視有wifi ,
牆上鑲嵌的置物櫃顏色鮮豔 , 感覺充滿活力 .
這些室內布置相信每個房間都會不一樣 ,
但是不離紅--綠 --黃 -藍 , 這幾個主要顏色 .
很別緻的茶几 猜測也是柯比意的設計
落地門可以打開 可以走到陽台
從橫窗望出去是一片綠意
陽台裝飾
小巧的分離式衛浴設備 --- 乾淨 ,方便 .
拍完房間 , 趕快出去走走多看一些 .
稍晚導覽參觀房間之後 , 還要到馬賽港口逛逛和吃晚餐.
馬賽公寓為鋼筋混凝土結構 ,
建築物橫長165公尺 深24公尺 高56公尺
為了抵擋寒冷的北風 公寓北面不設窗戶.
1--6樓及 9--17樓為住家 ,
沿著7 --8樓的街道兩邊為商店街 : 設置有蔬菜鋪 , 水果店 , 麵包店 ,
酒店 , 雜貨鋪 , 肉舖 , 魚鋪 ; 更有洗衣店 , 藥店 , 理髮店 , 郵局等 .
在同一處街道邊更設有旅社 , 餐廳 和酒吧 .
可惜 .... 我們沒辦法進入參觀 , 殘念 .....
公寓背面有在施工 , 再過去就是公園 , 不少居民在此散步 .
帶著仰慕之情來到馬賽公寓 ,
裡裡外外看了之後 ,
久久才想到--
既名曰"馬賽公寓 " , 就是 "公寓 " 嘛 ?
當然細讀了介紹文字之後 ,
對於柯比意在公寓設計上的確有其獨到的設計理念 ,
不僅兼顧了實用功能 , 也考慮到社區居民的互動 ,
更巧妙地運用了色彩增添了整棟建築的賞心悅目 .
.
柱牆上的浮雕
下圖 // 網路下載
看到公寓第一層這樣的空間設計 ,不禁感慨萬千 !!
即使到今天 , 台灣林立的大廈豪宅直逼天價 ,
建築設計卻仍著眼在華麗的大廳, 甚麼宴會廳 , 娛樂室
游泳池 , 三溫暖等等
浪費金錢與電力甚至空間的低利用設施上 !這幾年不是到處流行著這樣的說法 :
" 真正的奢華是要讓足夠的大自然進入我們的居住空間 " ?
真是讓人納悶
我們的城市建築到底是停在哪個時代呀??
平面分析結構方式
馬賽公寓採用的結構方式為鋼筋混凝土,由配置圖上看來,
地面層用了34根大柱將馬賽公寓整個結構載重撐起,
而一層樓的部分,為挑空主要是做為停車之用,
中央的公共核心部分可看出其為自由的平面將牆面與柱脫離,
乃強調柱的結構關係。
由此可看出,柯比意的建築
五項設計手法中:1.自由平面2.自由立面3.地面層挑空
4.水平窗帶5.屋頂花園。
馬賽公寓的入口大門
在柯比意的馬賽公寓附近
很快出現同樣的公寓
大家下來等待導覽時先到禮品區選購
我看中了旅館房間的KEY , 昂貴的價錢實在下不了手 ,
直到晚上睡覺前才衝去買...
柯比意旅館的經理帶大家上到她的房間參觀 ,
了解格局 ,
大概當時礙於是私人空間我沒拍下任何照片 ,
整理照片時上網要搜尋馬賽公寓的公寓內部格局 ,
網路上也是一張照片也沒有 ,
幸好改裝為飯店的房間我拍得蠻多的 ,
多少可作為參考 .
下圖 // 公寓房間一角擺設
右邊角落的樓梯正是公寓有樓中樓設計的證明
平面與剖面的關係
從平面單元中可觀察到:樓中樓的縱身平面。
藉由樓中樓可將動態空間
〈客廳、餐廳、廚房〉與靜態空間〈主臥與小孩房〉分開。
而縱深平面自然可以解決父母親與小孩各自擁有的獨立空間的需求。
再者我們從標準平面上亦可看出小孩房之間有道可移動的牆,
必要時可擴充遊戲空間或做其他可能的「大型活動」,
而主臥房裡有個單獨的起居室
〈不過這種狀況只有在大門入口動線是由上而下才會發生〉,
也可讓夫婦即使同在臥房裡,卻有各自獨立的活動。
最後前後都有近兩米深的陽台,必要時可經營一個小型的「屋頂花園」,
添增綠意。
3. 剖面的連貫(流動的空間)
從剖面上,可發現平面單元,是以相互重疊的方式組合的,
如此一來就可讓兩個座向的住宅單元都可採光。
在結構上發現馬賽公寓其柱子及樓版為結構的系列化構造。
牆為雙層的中空樓板。
建築的架構(垂直的城市)
垂直單元來自大膽的邏輯,它省下稀少昂貴的市地,
使居民均能享受集居公共設備之助的利益。
單元內的細胞又細分為私用與公用,均按體系分割與安置。
凡為公共生活預備的空間較大且高貴,
此外加倍於其他空間的高度。
不常逗留的空間則減至極小,頗似活動房間如船之艙。
最後,因求設備依住室功能而設,
如烹飪、衛生、睡眠、穿戴、起坐,而將傢具減少。
以下是19樓--頂樓的風光
17日一早 , 我一個人( 女兒犯懶不想看) 戰戰兢兢
上去頂樓 ...
前一晚吃晚餐時聽團員講他們已經利用傍晚上去看過---
既然都來了 , 不上去看看會遺憾一輩子吧 ?
好棒 ! 正好遇上日出 .
照片有稍微提高亮度
是上圖的放大版
像一艘潛水艇
據說柯比意在設計
這棟馬賽公寓時就有這樣的設計意象
我先是被鮮豔的色彩所吸引
慢慢的才注意到一些結構和細節的設計
雖然頂樓看起來花俏 , 是我喜歡的東西 .
但還是不如入住房間的設計讓人驚艷 .
站在19樓
可以看到馬賽的韋洛德羅姆球場波浪狀屋頂
1 9 樓屋頂遠眺的馬賽城市風光
" 我拍我所見 "...
這一團有好幾位團員是已經頗有名氣的建築師 ,
相信以建築師的眼光會看到更多細節和巧思吧 !!
很喜歡即使是無關緊要的地方 ,
卻仍用心設計讓使用者即使常看也不會膩的心思.
也許這才是所謂的美學涵養吧
很有精神的電梯間 -- 對了 ! 整串房間鑰匙中有附一個感應卡 ,
要上到19樓 --- 頂樓 , 要用所附的感應卡才能開門 .
離開前拍下了房間門 ,
但我還是忘記了房間門是幾號-- 她的編碼真的有點複雜呢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