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走在阿帕拉契小徑上,孤獨,害怕,疲累加上雙腳的疼痛,
我感覺得到自己的脾氣即將一觸即發,
生氣、抱怨、後悔、謾罵…乃至到最後的哭泣…
取代了一開始的期待與興奮,有些時候恐懼會一直盤據心頭,
……………………………
周圍再美麗的風光在我眼裡通通變得猙獰恐怖,
每一步…
都是我要克服的--考驗,
這就是從年輕就嚮往去走一趟阿帕拉契小徑健行的領悟。
--
(真是狂妄哪!阿帕拉契小徑可比聖雅各古道險峻、嚴苛,且長達3500公里…)
到如今,只敢悄悄在心裡想著,完全沒有付之實踐的勇氣。
我真的想去嗎?沒有努力學英文,沒有努力鍛鍊體能,
沒有辦法放下舒適的都會生活?
沒有辦法放下熟悉的一切!
* * * * * * * * * * * * * * * * ******
改編自德國知名演員作家哈沛科可林銷售量高達400萬冊的同名小說。
由於小說及電影的連番熱賣,
片中具有千年歷史、縱跨法國與西班牙的這條「聖雅各古道」健行路線,
近年再度被炒熱,掀起一股朝聖風潮,遊客絡繹不絕。
據說這條中古世紀的朝聖路線,對應著天上的銀河,
能讓行走其上的朝聖者,不論是為宗教虔誠,或是為靈性追求,
都能因其能量獲得心靈啟發,甚至從奇幻的經歷中獲得啟示。
「聖雅各古道」於1993年被核定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隔年好萊塢女星莎莉麥克琳(Shirley MacLaine)便以30天時間,
藉由繁星指引、走完這條智慧與啟示之路,
並將經歷集結成書而大受歡迎。
《我出去一下》則於21世紀再掀朝聖風潮,
根據統計,
目前每七位朝聖者,就有一個德國人,占比約達15%。
不僅莎莉麥克琳和德國人愛走,
從古至今,包括羅馬人、查理曼大帝、摩爾人、聖方濟和拿破崙,
也都曾走過這條朝聖之路。
不論驅使人揹起行囊的念頭,有多麼費解或複雜,
迄今已有數百萬人相信這條路的力量,
走向這條路尋找幸福與生命的解答。
* * * * * * * * * * * * * * * *
其實此片令我莞爾會心的是作者雖然走上「聖雅各朝聖之路」,
卻能獨排眾議:住旅館、吃美食、搭便車;
雖然屢遭蕾娜的揶揄嘲諷仍不改其志。
WHY NOT ?
路途迢迢,過程中如果能有些能讓人欣喜或放鬆,
總比一路折磨自己到受不了甚至半途而廢好多了!
肉腳的我舉雙手贊成朝聖可以彈性變通,
但也絕不是我所參加過的「朝聖團」-遊覽車開到寺廟口….
之所以踏上朝聖之路,每個人都有不足為外人道的目標,
甚至其實只是想去健行,挑戰自己的體力而已,
也因為路途遙遠(800公里)、時日漫長,
而充滿各種挑戰包括體力、意志、嚴苛的環境、和人性的考驗。
片中為我們呈現的有防衛心、性、寂寞、….或是某種堅持。
《我出去一下》原著作者哈沛科可林
是曾獲頒「德國喜劇獎」的知名演員、主持人,
也是典型忙碌現代人。他才華橫溢、很早便發跡成名。
然而繁忙的工作,使他長期忽略內心的聲音,終於遭致身體的抗議。
當他36歲走到人生中場,歷經了生命危機,終於在身體出狀況、
切除膽囊後,重新思索了不一樣的人生。
「沒膽」的他,有天低調地跟好友們說了聲:「我出去一下!」
便一個人踏上了這趟「聖雅各古道」朝聖健行之旅,
不僅心靈獲得啟發,生命也重新洗滌。
** ** ** ** *** ** * * ** ** **
這部片子沒有花俏的拍攝手法,也沒有煽情的故事,
道地的德國平實作風。
當然,有些伏筆讓人到最後才恍然大悟,
像是:
矢志不肯和柯可林一起走,搞神祕的的史黛拉,
年輕記者蕾娜苛薄的嘲諷,
到最後來個不脫俗的皆大歡喜結局,
讓初初認為片子平淡無奇的我,走出了電影院卻還能吟味再三。
作者柯可林在尋常日子裡處處受人呵護與照顧,
當愛人的能力逐漸枯竭時,
出去一下-給自己一次機會洗滌心靈上的疲倦,
學會愛人助人,因此
尋回
「愛」的能力才是朝聖的終極意義。
如果你也是跟我一樣,
只能(想)窩在舒適的沙發椅上看別人健行,
那麼這會是一部好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