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三層崎公園坐落在大屯山系下,
以獨特斜坡地形打造出如彩色浪濤般的壯麗花海美景。
今年以「彩色浪花海」為主題,結合北投在地產業與熱門景點,
為賞花之旅注入更多層次與趣味,
也展現北投獨特活力及花漾魅力。官網
3月22日周六,抵達前...在北投有點塞車,
我們在10點多才到公園入口。
入口就在大南汽車北投站正對面,
從這裡沿著階梯走上去就能看到美美的花海。
階梯設計得很好走,中間有平台供老人家歇息一下,
也有輪椅族的坡道。
步道兩旁是苦楝樹,這時候也是花開季節,
淡淡的紫色花朵如霧般迷濛、空氣中散發著隱隱花香。
入口左側有廁所,蠻貼心的。
由地景藝術家撒部.噶照量身打造「土地的愛」及「循環力量」
兩座地景藝術,以雙邊弧線勾勒出愛心造型,
下方設置鞦韆,映襯後方的彩色花海,營造童話般氛圍。
北投社三層崎公園坐落於北投區市郊,
為108年開闢之坡地公園,
過去曾是臺灣的陶瓷產業原料供給區,具有豐富人文歷史價值,
後來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處利用了公園內的特殊山坡地形
交錯種植了一片又一片由一串紅、四季海棠及銀葉菊...石竹...報春花等
組成多層次花海景觀。
仿照北海道富良野視覺感的花海,
吸引不少喜歡拍照的民眾慕名前往。
北海道富良野的四季彩之丘,我沒去過,
雖然這裡規模遠不及北海道,但不用搭飛機花大錢遠去日本,
在台灣有這樣漂亮的花海可以欣賞,
算是很不錯呢。而且還免費進場…
走到最高層拍照時 剛好看到大冠鷲在飛翔…
呵…呵…呵…
此處也是大冠鷲著名的生態棲息地,
台北市政府公園路燈管理處去年即利用了GPS定位技術,
展現科技技術在工程上的高度配合運用,
讓大冠鷲圖案更完美的呈現出來,將大冠鷲的樣貌呈現在公園內。
可惜薰衣草有點稀疏…大概2月時最好看吧!
這是最上層花海
種植的草花包括:四季秋海棠 薰衣草 紅色石竹、銀葉菊…
地上也有設置最佳拍攝點,
站在標誌上拍下的畫面果然最經典!
除了草花,園方也運用了木頭碎塊、白色石頭等製造色塊。
銀葉菊長得最好 表現可圈可點
雖然是周六有一些遊客,感覺還是少的,
大概都湧去台北玫瑰園了(下午前往時被人潮嚇到呢)!
走到最上面可以眺望整區的花海,
遠方就是北投的市街。
這天天氣大好…陽光燦爛,24度竟然很熱,
多數遊客拍完照就趕緊躲到陰涼的樹蔭下了…
不同角度看,花海的延伸感也不同,
大家一定要走完一整圈喔!
最上層有兩個大男生帶著娃娃人偶在拍照,
還用反光板打光呢!
(這一趟完全沒有帶布偶或小物來拍…哇!
邪惡天使還有奈良小鹿,我把你們忘在家裡了!)
最上方的步道,有介紹這一區關於凱達格蘭人的歷史…
好奇+搜網 之下...
北投陶瓷土
北投大屯山麓貴子坑地區,蘊藏質地優良的白陶土礦,
俗稱「北投土」,清代以來就有陶器的製作;
日治時期,鶯歌、南投等生產的是紅胎的粗陶器,
北投的白色陶土品質優良,
因而吸引日本人在此設廠生產較細緻的陶瓷品。
在陶瓷的材料、技術、產品和裝飾技法各方面,
與臺灣傳統粗陶使用的紅色陶土材料、手工製陶方式都大不相同。
今日臺灣陶業與陶藝幾乎都由北投發展而來,
為臺灣現代陶瓷文化最初的發源地。
北投三層崎公園雖然規模遠不及北海道富良野,
但不用搭飛機花大錢遠去日本,
在台灣有這樣漂亮的花海可以欣賞,
很棒吧。
第二層花海區有設置高架的平台步道,
走在平台步道可以有更好的拍攝視角喔!
有樹木穿插的畫面很有山林的FU呢
穿越花海的這一條階梯步道,
兩側都是花海,拍起來花海很連貫...感覺更壯觀...
賞花人入鏡也很有FU
久聞三層崎公園的花海很美,這趟果然不虛此行…
離開後我們前往北投市場,領隊帶大家尋找在地美食,
我則在半路溜進三商巧福吃了一碗熟悉的牛肉麵,
然後走回新北投捷運站前,走進星巴克喝咖啡…吹冷氣...
2點再集合前往台北玫瑰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