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女兒推薦的「火上鍋」電影時,看到了「我的完美日常」預告片
畫面出現好幾家酷炫的東京公廁,
當下就決定上映時要去看個過癮…
3/8 起正式在台灣上映的電影《我的完美日常》,
打掃東京澀谷區公廁的本片主角:
清潔員平山(役所廣司 飾),
過著寧靜淡泊的日子:幾乎在一樣時間清醒,重複著
刷牙洗臉刮鬍子,
下樓為小盆栽澆水…穿上制服…到樓下投幣買一罐咖啡…
開著小車子橫跨到東京的另一頭工作,
結束後開車回家到公共浴室洗澡、吃飯、閱讀、睡覺。
每天生活看起來都一樣,但對他來說每天都是嶄新的一天,
偶而有些小插曲發生,讓每一天都有些不同….
緣起:
這部佳評如潮的電影,其實---它原先的編制規劃,
不過是幾部推廣「東京公廁計畫(The Tokyo Toilet)」的宣傳短片。
2020 年,東京奧運,
為了一掃大眾認為公廁普遍陰暗、髒亂的負面陰霾,
日本財團、澀谷市政府、服飾品牌 UNIQLO 三方攜手,
先後改造澀谷區 17 間公廁,
力邀安藤忠雄、隈研吾、坂茂等16位知名建築師,
以「設計力」向異國選手與旅人,發送最實際而友善的日式歡迎。
當時,受邀前來為「東京公廁計畫」拍攝宣傳短片的文溫德斯,
為系列改造公廁深感驚豔,
於是把原先的宣傳短片,一舉擴大為電影長片,
以縈繞著詩性與禪意的導演美學,描繪屬於東京公廁的日常。
雖然《我的完美日常》背景設定於繁華的東京,
但在文溫德斯綿延的鏡頭下,賦予它一種靜謐的氛圍。
劇情專注在建立規律的生活節奏上,
可以感受到這些細緻的安排並沒有讓故事變得單調,
那些日復一日的代辦事項,深刻反映出「活出每一天」的價值,
也回到觀者本身。
除了井然有序的日常工作外,
他也沉浸在音樂、書籍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特別是樹木,樹葉縫隙流淌而下的光影,
透過攝影來記錄此刻的美好,
電影裡也邀請了好幾位知名人物客串
這部由享譽全球影壇的德國當代電影大師─
文溫德斯(Wim Wenders)執導、
演技備受國際讚譽的日本演員--役所廣司(Yakusho Koji)
所主演的電影《我的完美日常》(Perfect Days),
近年接連榮獲了坎城影展最佳男演員獎、人道精神獎
及亞太影展最佳影片等大獎之外,
也奪下有「日本奧斯卡」之稱的第47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導演、
最佳男主角獎,
並入圍2024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國際影片提名。
很喜歡這部電影的節奏感與傳達出的靜謐氛圍,
平山做的是公廁清潔打掃,照常理說算是勞力+不入流的工作,
他卻看書+聽卡帶音樂 (配樂好好聽…
路瑞德同名神曲為名,地下絲絨、滾石樂團、
派蒂史密斯等六、七○年代老搖滾)
用底片老相機拍照,
屋子裡滿牆的書和老式卡帶收藏…
比起富豪或高階上班族還會「生活」,
外孫女離家出走來找他帶出有司機開大轎車的姐姐出現,
讓人對他的過去與身世好奇,
導演卻沒有說破或挖深,
留著後味無窮…
下次就是下次,現在就是現在
平山離家出走的姪女來找舅舅,兩人沿著河岸騎著單車時的對話,
平山莞爾一笑回了姪女下次一起去看海的邀約而說:
「下次就是下次,現在就是現在。」
兩人還合音把「下次就是下次,現在就是現在」隨興唱出,
讓這句話的意義更凸顯:
不要老是寄望著下次,好好珍惜此刻,才是最重要的。
簡單列出幾間蒐集到的公廁介紹給大家
位在代代木八幡宮前的公廁,設計者為伊東豐雄。
片中多次出現的公廁,圓型頂蓋的蘑菇造型,
如其名「Three Mushrooms」。
平山在這裡打掃時發現塞在角落的紙條,不經意的玩心、
最後也都沒揭曉對方是誰,如此樸實微小的美好,
成了兩個陌生人生活裡的小小火花。
坂茂代代木深町小公園 // 坂茂春之小川社區公園
曾獲普立茲克獎的建築師坂茂,以玻璃通透的質地,
強調公廁的整潔與衛生,而當有人使用廁所時,
建築外層則會從原先的透明玻璃,轉換為霧面的毛玻璃,
這樣就不會讓人看見如廁的身影。
夜間亮起的彩色玻璃空間,也像是燈籠般點亮城市一隅,
別具巧思。
入內上鎖後,電流會改變玻璃晶體排列,使其逐漸變成霧面。
不過2022年12月時發生玻璃故障事件,
導致使用者心生不安,因此事發後已改為全天候不透明狀態。
「代代木深町小公園」公廁
同樣也是由坂茂所打造的「電控液晶玻璃」公廁,
這兩間的結構、設計相仿,僅配色不同。
可惜的是由於前文提到的玻璃故障事件,
這間公廁自2022年12月14日起也以不透明狀態營運。
雖然現在來訪已經看不到頗具噱頭的「透明廁所」,
但依然具備作為一間公廁的乾淨、實用機能。
夜晚點燈時就像繽紛的燈籠般照亮公園,一樣十分美麗呢。
「鍋島松濤公園」公廁 // 隈研吾
以禪意、溫暖風格聞名的建築大師「隈研吾」
在本次「The Tokyo Toilet」計畫中也應邀為「鍋島松濤公園」
設計了一間以「森林小徑」為意象的公共廁所。
隈研吾根據使用機能,規劃了無障礙空間、兒童專用、
更衣用等五間獨立小屋,分別都以大小角度不一的杉木板包覆起,
展現出有機的美感,並完美融入公園蓊鬱的樹林景觀中;
小屋之間也以小徑相連結,
夜晚點燈時散發溫暖色澤,
讓使用者能安心造訪這座如同公園中的小村落。
「西原一丁目公園」公廁
建築師「坂倉竹之助」設計的這間外觀簡潔方正的公廁
擁有鮮明的白、綠配色,周圍以綠意植栽包圍,
走進內部能看見牆上透著外頭的樹影、光線形成一幅畫般;
入夜後建築全體被溫暖燈光點亮,
像是一盞路燈般照亮公園,也為市民創造明亮安全的使用空間。
「惠比壽車站西口」公廁
從惠比壽車站西口一出站,就能看到這間彷彿大型藝術裝置的公廁,
是知名設計師佐藤可士和的作品,
優美俐落的白色柵欄狀外牆,能適度隔絕外部的洶湧人潮,
又不致於讓內部空間過於幽閉;
由於廁所就位於車站外,設計師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易於使用、整潔,
因此由裡到外採用單一純白色調,更能加強其清爽舒適的印象。
「東三丁目」公廁//田村奈穂
紅色這間距離惠比壽車站不遠,
融合日式包裝摺紙概念,設計出一道三摺狀牆面,
更以大膽的鮮紅、金屬材質表現,洗練又優雅的風格相當搶眼!
工業設計師田村奈穂認為,
一座符合新時代需求的公廁,
即是讓各個年齡、國籍、性別、種族的使用者,
都能在與建築互動的過程中,獲得安全感與包容性。
於是,她以日式摺紙技藝「折り方」為靈感,
不僅是打造兼具隱私、安全的如廁空間,
更是將她對於社會的理想,實現於公廁的設計之中。
神宮通公園廁所「Amayadori」// 安藤忠雄
小巧樸質、能提供休憩空間又能遮陽擋雨的就屬「涼亭」了吧!
世界級大師安藤忠雄便以「涼亭」為概念,為神宮通公園設計了這間公廁,
中央為無障礙廁所,兩側分別為男、女廁;
寬闊的圓形屋簷帶來穩定、安心的感受,
外頭光線能透過柵欄狀外牆照進內部迴廊,
整體建築由遠處看真的就像一座避雨亭。
惠比壽公園 // 片山正通
片山正通爬梳了日本廁所的歷史脈絡,發現日文字中,「厠」的字源,
其實可追溯自早期築在河流上的「川屋」,
他遂以此為靈感,將 15 道水泥牆面隨機地排列組合,
進而分隔成男廁、女廁、友善廁所等多元空間,
也在如迷宮般的夾層中,創造使用者與建物的另類互動性。
建築大師槙文彥設計的公廁則位於惠比壽東公園內,
為呼應公園內受歡迎的紅色章魚溜滑梯,他則以烏賊為靈感打造廁所,
公廁四個空間採分散式佈局,讓人們能方便地看到各個角落,
帶有波浪造型的屋頂不僅為公園帶來趣味性,
也為公廁帶來通風效果及明亮採光。
整體以白色調加上毛玻璃的設計,賦予公廁輕盈的感受,
也讓這座建築成為公園內活潑的一角。
首圖的「七號通公園」公廁
像是巨大棉花糖的物體?
這座建築是由創意媒體人佐藤カズー
與「TBWA HAKUHODO Disruption Lab」團隊合力打造的公廁,
除了半球體外觀吸睛,最大亮點就是採聲控系統!
使用廁所的過程不管是開關門、沖水等都能落實「非接觸式」,
正好能貼合時代需求,使用者進入廁所前只需掃瞄QR Code,
就能以語音下指令(目前僅支援日語)。
此外高達4公尺的白色球體建築還具有調節空氣流通的機能,
能防止異味積聚,搭配24小時通風系統讓內部隨時保持清爽氣息!
* * * * * * * * * * * * * * * * * * *
為17間公廁改造的建築師
安藤忠雄 伊東豐雄 後藤智仁 片山正道 隈研吾 小林純子 坂倉武之介
佐藤柏 佐藤和雄 田村奈穗 尼格® 坂茂
藤本壯介 馬克紐森 邁爾斯·彭寧頓
槙文彥
(按字母順序排列)
下載了一張公廁巡禮圖,
聽說當地政府也推出東京公廁巡禮巴士…
方便慕名遊客前往參觀…
我比較關心的是我們台灣的公廁是不是也該來個大改造?
不過現階段-公廁如果定期有人清掃乾淨+門窗器具沒有損壞,
就要很偷笑了呢!
* * * * * * * * * * * * * * * * * *
回到電影本身:
平山每天早上在竹掃帚掃過地面的聲音中醒轉,
天光微啟…整齊收妥被枕…收好夜裡看的書…眼鏡...
然後開啟一天的日常…刷牙洗臉刮鬍子為盆栽澆水
穿起制服 抓起鑰匙一把零錢 門口投幣買一罐咖啡..
開車出門…
充滿律動感的串起整部電影…很富詩意也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