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東照宮,我們往東京國立博物館前進,
要去那裏吃午餐。
在東洋館分館一樓有大倉飯店餐廳 鵝掌楸
忘記這天是周六,門口寫著候位約40分鐘,
不想吃旁邊咖啡廳的簡餐,
只好抽號碼牌乖乖等囉!
我的是鴨肉拉麵,女兒吃生魚片飯,
雖然外頭等候時讓人覺得焦躁,
餐廳裡點餐服務人員親切 用餐的環境氣氛很優閒安靜,
是可以慢慢吃享受美食的地方,重要的是餐點很好吃。
用完中餐趕緊去買進展館的票,這裡也是拉了紅龍排隊…
幸好還蠻快的,
因為無法確切掌握哪個展館不看,
女兒買了所有館都能進去的票…
然後先去傳說中的庭園走走…
這是本館旁的白色染井吉野櫻,
花開得很漂亮…站在櫻花樹下拍照幾乎要排隊呢!
回頭拍下剛剛用餐的餐廳
東京博物館裡面還有莊嚴的日本庭園?
原來...在江戶時代,這片土地屬於寬永寺範圍。
庭園內有春草廬、轉合庵、六窗庵、應舉館和九條館等5個茶室,
是氣氛相當幽靜的庭園。
不過這座藏在本館後面的庭園平時是不開放的,
只有在春秋兩季,
櫻花和紅葉最美的兩週間對外免費開放。
畫面左邊有個陶質灯籠
是第四代清水六兵卫(1848-1920年)的作品,
上面有1908年(明治41年)的碑铭。
1938(昭和13年)第五代清水六兵卫將其捐贈给博物馆。
庭園裡種了好多櫻花樹
老櫻花樹每棵都很高大 櫻花盛開的模樣太驚人了!
我讓女兒去看展 我一個人逛庭園拍櫻花
各取所需
白色染井吉野櫻
回頭望去是一座池塘
往池塘水面垂下來的粉紅色櫻花很漂亮
空地裡放有椅子
可以坐在池邊悠閒的賞花
環境幽靜 遠離了都市裡的喧囂
盛開的櫻花簡直是鋪天蓋地而來
似乎是轉合庵
除了櫻花 這裡也種了不少茶花 正是開花期
春草廬
原本是江戶時代的河村瑞賢(1618-1699年)
在修整疏通攝津淀川水道時修建的休息場所,
後被遷至大阪,之後又被原三溪(1863-1939年)移至位於橫濱的三溪園。
1937年(昭和12年)搬遷至位於埼玉縣所澤市的松永安左衛門
(耳庵,1875-1971年)的柳瀨莊內。
1948年(昭和23年),柳瀨莊被捐贈給本博物館。
1959年(昭和34年),春草廬搬遷至現在的位置。
春草廬為入母屋式建築物,三角形牆面上有一塊橫匾,
上面的題字“春草廬”出自著名書法大師曼殊院良尚法親王
(1622-1693年)之手,是原三溪贈送給松永安左衛門的。
春草廬是木質的入母屋式平屋建築物,
採用茅草屋頂,設有五張榻榻米和三張榻榻米大小的茶室。
五重塔
是高達5.7米的五重銅塔,
塔顶相倫雕有龍飾,椽子和斗拱部分做工精湛细腻。
塔基上刻有第五代將軍徳川纲吉(1646-1709年)
將五重塔奉献给法隆寺的文字。
已經有不少櫻花謝落…地上也鋪成花毯了
鋪天蓋地的櫻花勝景 已經不是言語所能形容了
回到本館前
走過表慶館
前往平成館時也有一棵稀有的粉紅色櫻花
讓人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