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學佛,對佛經裡的「曼珠沙華」並不陌生,
當然對於「曼珠沙華」長甚麼樣子也很好奇。
幾年前陸續看到來自日本的「彼岸花」照片。
也曾在日本旅遊途中在寺廟一隅看到盛開的彼岸花,
同行夥伴則躲得遠遠的不敢靠近。
日文的「曼珠沙華」就是彼岸花,
一般認為是生長在三途河邊接引之花。
** * ** * ** * ** * ** * **
查了網路,原來台灣北部也有彼岸花,
不過我們都以學名石蒜稱呼。
相信不少中南部人對於石蒜花比較陌生,
因為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相對比較少見,
但是日本卻大面積栽種...
石蒜花一般生長於溪溝邊和陰濕的山坡。
石蒜花可於春秋兩季開花,
一般來說春季是在4-5月份,而秋季在7-8月份。
各稱春彼岸和秋彼岸.
名為石蒜,其實跟蒜頭相差甚遠。
石蒜是一種中藥材,能夠帶來積極的功效和作用,
具有藥用價值等。
除了叫石蒜外,它還有許多名字,比如彼岸花、
龍爪花、根花卉、一枝箭、曼陀羅華、蟑螂花、
野水仙、老鴉蒜等等說的都是石蒜。
回到彼岸花的話題...
彼岸花。開彼岸。只見花。不見葉。
雖修得同根身,終其一生,花與葉,永無相見。
又有「花開荼蘼,葉落彼岸」的形容,
意思是:花季時開到花都謝光了,
彼岸花的葉子才開始生長,
「花不見葉,葉不見花」。
所以日本的花語是「悲傷的回憶」。
佛經中常出現「摩訶曼殊沙華」,
也常見到 佛 每說法畢「必 雨 天曼陀羅花」,
所以不管是「曼殊沙華」或「曼陀羅花」,
原意皆為「天上的花」,
是天降吉兆四華之一。
因此有「見此花者,惡自消除。」之言。
除了大紅色,彼岸花也有白色和黃色花朵,
花朵形狀像一隻隻伸向上天祈禱的手掌。
也許是因為部分人約略知道「生為此岸,死為彼岸」,
而有了各種遐想與忌諱吧!
也因為宗教信仰及民情的不同對彼岸花有了不同的解讀和詮釋...
如果回歸到石蒜這樣的學名 ,
會不會忌諱就少一些呢 ?
( 所有圖片皆下載自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