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足球賽落幕了,格子軍團雖然沒能拿到冠軍,
以前南斯拉夫的小國能夠晉身冠軍賽也著實跌破專家的眼鏡,
除了讓克羅埃西亞格子軍團出足了鋒頭,
連帶也讓大家認識了克羅埃西亞這個國家。
這篇文章老早寫好,在PO 與不PO之間猶豫著,
就趁這個機會貼出來,大家若有機會去克羅埃西亞,
記得不要錯過這個城市喔!2018072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看這張圖,出發時問過才知道我們這團沒去札達爾,
還蠻失望的;
同家旅行社的其他一般團會去札達爾,只有攝影團跳過沒去.....
札達爾有著名的全世界上絕無僅有,獨一無二的「海浪管風琴」
當年,看完札達爾到處可見的羅馬立柱與斷垣石雕,
古羅馬帝國在此建城的文明遺跡之後,
下圖 // 網路下載
我和十幾個團員
坐在海邊階梯上,仔細聆聽海浪拍打藏在階梯下的管子,
所發出叮..叮咚…咚..咚..如管風琴演奏出的美妙的聲音,
興奮躁動的心漸漸沉靜下來…。
好懷念當年的情景,可惜用手機錄下的聲音檔
不知道甚麼時候遺失了…
原以為可以再回去現場聽一次,這次要錄音更要好好保存...。
(目前網路上已有錄音檔分享 有興趣的朋友可上網搜尋)
知名建築師Nikola Bašić設計海風琴的靈感來自他生長的海邊,
從小他就喜愛聽海浪拍打岩石的聲音。
他在海岸邊建了七十公尺規則排列的石階,
石階底下埋了35根不同直徑和長度的管子,
隨著流動、擠壓以及海浪的拍打,空氣湧入管子,
也就是說海浪就是風箱。當海水漲到適合的水位,
大海就會演出奇妙的樂音。
白色的石料鋪成古樸典雅的音樂台階,
石階上鑿有許多孔洞,利用海浪漲退潮的特性,
讓建築與自然共同譜出和諧美妙的樂章,發出悅耳的聲音。
這裡的夕陽之美也是很有名的 , 如果能夠黃昏時才到 ,
就能夠
一邊耳聽叮咚...叮咚...的海浪演奏 , 一邊欣賞美麗的落日美景....
樂器的玄機其實在台階內部,一波波的海浪前仆後繼拍打著海風琴,
混合了海和風的聲音,當海風與海浪湧入,
產生共鳴如管風琴般壯闊厚實的樂音,
管道長度和口徑各不一致,加上每次海浪的大小和速度也不相同,
聲音因而產生不斷變化的聲調,
有了悠揚起伏的音調,
發聲原理與彈奏管風琴有異曲同工之妙,
如此特殊的創意,同時也獲得歐洲設計第一大奬的殊榮。
以及歐洲城市公共空間獎的殊榮。
Nikola Bašić另一個作品,
就在海浪管風琴旁的
城市光廊(Greeting to the Sun),
有一座太陽能圓形劇場,是一個直徑22公尺大的大圓圈,
有300個太陽能板,白天吸收陽光,
晚上有無數個LED燈配合海風琴的演奏,展開五彩繽紛的燈光秀,
引來許多人在此舉辦露天音樂會。
(本文圖片除了第1張地圖之外,皆下載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