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阜寰宇之森---市立中央圖書館 // 伊東豐雄 2015
岐阜市立中央圖書館被稱為岐阜媒體中心,
位於岐阜市的象徵金華山山腳下,
2016 / 11 / 26 我們傍晚時抵達 ,
一棵亮澄澄的銀杏樹吸引大家抬頭仰望 .
2011年伊東豐雄在一項比圖中,
從強敵妹島和世、藤本壯介等日本建築菁英中脫穎而出,
取得圖書館的設計權。2015年7月圖書館正式開幕。
媒體中心建築面積約1500平方公尺。樓高兩層,
一樓 (下圖)為各類市民活動中心,中央書庫及機構辦公區等。
王大很用心地解說屋頂木格柵的組裝--待會兒上樓就會看到
二樓是圖書館主閱覽空間。
媒體中心的設計理念是:希望這是
讓人愉悅、輕鬆、並且可以有所收穫的公共文化空間。
上 2 樓有手扶梯也有電梯
媒體中心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都設置入口,
方便人們進入館內,可以漫無目的地進去閒逛,穿越,
順便了解新事物,取得新知識。
在媒體中心內部也採用開放式空間佈局,盡量不設隔牆。
二樓的主閱覽空間,
主要意象是11個直徑8 – 14公尺的倒掛漏斗形狀的大型罩子。
罩子下端離地面24公尺。
罩子的角色是多義的,
一方面懸空的處理讓水平的視線得以保持延伸的開闊性,
另一方面則婉轉地把龐大的空間界定出一些小角落,
這些角落像漩渦般把人凝聚起來。
罩子也是館內回應節能環保的重要元素,
這些用聚脂紡織物和無紡布黏合材質製成的大型倒掛漏斗狀
罩子,可以產生煙囪效應,促進區域性的空氣流通,
節省空調;
同時漏斗形狀讓從天窗透進來的天光柔和地
籠罩著下方的空間,可以節省照明。
(紫色字體 // 圖書館介紹說明資料摘自行程手冊 // By王老師)
第一眼看到這些很像蕾絲做的燈罩 ,
湧現出的感覺就是"好浪漫喔 " !
圖書館居然可以設計成這麼漂亮 , 真羨慕啊 !!
舒適的藤椅圍成大圓圈 , 感覺很像市民大客廳呢 --
市民隨意坐下來閱覽書報 , 就像一家人一樣 .
很幸福的市民啊 !! 忍不住一直按快門 ,
想把這幸福模樣永遠銘刻下來 .
四處走走 ,看看人家的書籍陳列 .
讓我深深讚歎的還有 :
即使是開放大空間 ,
同時間也有不少市民
包括小朋友和青少年學生來此借書 , 還書 , 看書報 ,
卻不見有人 嬉鬧, 喧嘩, 奔跑, 聊天, 高談闊論....
大家都保持安安靜靜的 ,
維持著圖書館該有的安靜環境 .
日本人果然是很自我約束呢 !!
這是電腦遊戲區 , 坐這麼好的椅子啊 !
哇 ! 也有中國料理書籍 .
倒映在玻璃窗的漏斗狀罩子很像富士山
書架旁邊到處都有這種簡單卻造型特別的小凳子
也有專門提供給小朋友看書的兒童閱覽區 ,
布置得很可愛 .
文學書籍
這是後方的庭院 , 桌子鋪著白色桌巾 ,
猜測是咖啡廳或餐廳吧 .
回到正門入口
從外面拍圖書館點燈後的樣子 很溫暖的色調
書架區也有好幾座這種造型可愛的椅子
二樓 類似陽台的戶外休閒區 // 閱讀區
讓人愉悅、輕鬆、並且可以有所收穫的公共文化空間。
說得真好ㄟ!
誰說圖書館一定要弄成很嚴肅的樣子???
拍著看著 , 走了好幾圈 ,心中漸漸漾滿幸福 ....
很想稱呼這座圖書館叫 " 幸福圖書館 " 呢 !!
(岐阜市立中央圖書館是這趟建築參訪最受喜歡的第二名 ,
各位 還記得第一名是哪棟建築嗎 ? )
************************************************************
有位好友問到關於圖書館可否拍照的問題 , 因為印象中
台灣的圖書館是禁止拍照的 .
我在這裡做個公開說明 :
進岐阜市中央圖書館參觀需不需要申請老師沒說,
但應該有事先照會參觀事宜,老師和領隊有在進去之前
特別交代:館方表示拍照可以,
但是儘量避免鏡頭直接對著人拍。
記得上次在東京也是建築參訪有參觀幼稚園,
也是被要求不可拍小朋友正面;
另外在學校附近會立牌禁止對著路過小朋友拍照。
想必這是他們的法律規定。
所以最主要是尊重人的隱私和肖像權,
也是應該有的禮貌和攝影道德 !!
在很多國家建築空間倒不怕人模仿呀!
很感謝這位好友的提問!!
Allison補充說明於 2017 / 03 / 17
*********************************
京都國立博物館平成新知館
京都國立博物館收藏了約12000件國寶
及重要文化財產。其中包含了雪舟的作品「天橋立圖」,
弘法大師書法真迹等約30件國寶,
以及約180件重要文化遺產。
其中,國家重要文化財產「明治古都館」
是於1895年建造的西洋風格建築;
2014年建造的平成知新館
則是由世界著名建築家谷口吉生所設計。
(上圖 // 官網下載 )
明治古都館
明治古都館獲批准為國家重要文化遺產,
是京都國立博物館的代表。
建築風格為明治時期的西洋建築。
大廳、陳列室、中庭等都呈左右對稱構造。
與這座歷史氣息濃厚的西洋建築並排而立的則是體現了
最前衛設計理念的現代建築「平成知新館」。
(※目前因正在進行考古挖掘停止對外開放。恢復營業時期待定。)
11 / 29 前往平成知新館路上---街旁也是銀杏樹
到了門口才知道閉館
入口及售票處的設計.....像一幅國畫
設在入口處的咖啡廳
平成知新館的設計師是
曾參與設計紐約近代美術館和東京國立博物館等建築的
世界著名建築設計師–谷口吉生。
大廳採用了陽光充足的開放式設計,
而展示室採用的則是日式建築的直線風格。
在這裡遊客們可以慢慢地鑒賞珍貴的藏品。
可惜無緣進去參觀....
新館建築前也是以水池圍繞...
彷如從水中浮起般的建築體感覺很輕盈...
外觀就這麼厲害 裡面肯定更讓人欽歎吧
明治古都館前帶噴水池的庭院中央,
擺放著法國雕刻家A.羅丹的代表作品「思想者」。
「思想者」原本作為巨型作品的一部分而鑄造了多件,
這裡展示的是早期製造的一座。
停留時間長 , 我就到處看看拍照 ,
有幾位團員在入口處的咖啡廳喝咖啡 .
西庭裏擺放著石佛和燈籠,種植著櫻花和紅葉。
有幾座動物石雕 不太懂其意義
石階旁一棵楓樹正當紅
這棵楓樹年歲也蠻大 , 橫出的枝條頗具氣勢 .
趕回門口集合地點 ,
有幾位團員還在入口處的咖啡廳喝咖啡 ,
領隊告訴我 --強力慫恿我---有一間茶室可以去拍 .
原來我過門而沒入--不敢擅闖
爬文時官網果真如是介紹:
< 東側的東庭裏設有茶室「堪庵」,是個少為人知的紅葉景點。>
這趟參訪共看了四座茶室 有機會再一一介紹
綠葉扶疏中僅有三疊的堪庵茶室 ,
是美術愛好者上田堪一郎
在1958年向博物館捐贈的日本船统建築,
茶室展現了江户時代初期京都的公家文化傳统。
現主要用於茶會活動。
頗雅致的庭園
集合前在入口處的紀念品店買到一金一銀兩個漂亮的資料夾 ,
回到台灣得意的秀給女兒看 ,
她提起幾年前我們去京都時也去了京都國立博物館 ,
一樣被擋在門外 ,
一樣在紀念品店買到不錯的紀念品....
啥 ? 我怎忘光光了 ?
只記得去了對面的三十三間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