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Allison不是做建築的,純粹喜歡建築算是來看熱鬧的,
所以也擠不出一堆建築術語做專業的說明,
大家只能跟著我的鏡頭看看美美的畫面喔!
8 /11 在威尼斯的第一個晚上 用完晚餐回飯店途中
威尼斯大街小巷店裡到處都是色彩繽紛的玻璃球
各式各樣的面具更是吸引遊客--
到威尼斯已是第三次了 所以路過瞥一眼已足矣
威尼斯漂亮的建築雕飾
威尼斯的建築真的棟棟皆美 堪稱藝術之作
改天另外介紹
我們在威尼斯住的飯店 靠近威尼斯火車站
所以呢 離聖馬可廣場真的有點距離哪
在威尼斯走動主要交通工具是水上巴士
候船站很密集 也有不同路線
至於槓多拉 這種充滿浪漫遐想的小船
是給第一次到威尼斯的旅人嘗鮮坐的
或是情侶或是度蜜月的新婚夫妻....
因為坐一趟的價錢不菲呀
領隊幫大家買了兩日票,
我們從Ferrovia站搭2號線往Rido方向 , 到Giardini站下船 ,
先去綠園城堡區看展...
領隊有交代...
雖然同一路線不同航班到站時在運河右邊或在左邊靠岸
會不一樣 , 搭船時要特別注意...
下船了, 進入綠園城堡 展區前 , 先到海邊看看這著名的雕像...
抱歉 ! 雕像的故事 忘了...
史卡帕所設計的「女性志願軍紀念碑」,
這些高度不同的立方體,猜測是想藉著水位變化來呈現
忽隱忽現的企圖。
結果退潮時,海藻攀上戰敗的女性雕像,充滿了真實感。
進入園區了
我們到得早還沒甚麼人
世界環境驟變,當代建築發展到底還有什麼樣的遠景與發展?
賦予人們什麼意義?
第15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找來普立茲克獎新科得主─
智利建築師Alejandro Avarena
以「REPORTING FROM THE FRONT前線報導」為題,
拋開明星建築、繁複形式,回歸人本與生活,
以多面向社會環境議題,探討如何創造更有意義的建築;
是探索,也是對當代建築的挑戰與檢視。
Biennale Architettura 2016─REPORTING FROM THE FRONT
展期:2016/05/28~11/27
地點:主要展區位於威尼斯軍火庫(Arsenale)與綠園城堡(Giardini),
其他則分布於市區各地,可查詢官方網站。
相關資訊:www.labiennale.org
左邊第一座館--西班牙國家館
榮獲第15屆威尼斯雙年展最佳國家館
展覽主題為 < 未完成 >
展出西班牙國內在建築危機後新興的建築類型...
彰顯建築師樂觀精神的態度和方法 .
左邊第二座館
罩著藍色網子更像未完成啊
在巨石旁的兩棟房子---展出的只是圖片而已
園區的洗手間標示還蠻清楚
自拍
位於主軸線終點的義大利館
金獅獎:
更簡易又穩固的結構公式(簡易化)
巴拉圭建築師Solano Benítez與其Gabinete de Arquitectura事務所
聯合創造出的建築形式;
可隨手可得的建材與簡易、無需專業也能執行的工法,
即使在物資缺乏、技術不夠進步的環境也能構築堅固的結構,
以水泥接合固定磚塊並以X型紮實結構,
符合本次展題精神,獲得評審團青睞,
拿下本屆金獅獎。
以如此簡單的材料 + 精巧的結構和低技術勞動力
能將建築帶進發展水平上還落後的地區
令人讚嘆一一
Allison一開始還以為只是木頭架構呢 , 感謝講解老師王大特別為我解說 ,
才仔細瞧瞧 .
圖片展示
希望美麗的住所也能深入貧困的鄉下
當然也要讓他們住得起...
竹子的運用
啊 ! 有一扇門透出了綠意 !
推開門一看 , 花園呈所現的風格很熟悉 -- 差點錯過了 !!
這是義大利主題館內的中庭 ,
整體建築和景觀由 卡羅 史卡帕 所設計 .
在中庭裡 , 我不停轉過來走過去 , 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美感 .
主題 : < 人山人海 >
離開前又回去拍了幾張 不同的光影
和女兒要去找午餐 , 路過這間布置很炫像商店又像餐廳 ,
猜測價錢會很貴 , 所以...
找到一家小攤位 , 有咖啡和簡單的三明治 ,
前方也有寬闊又遮陽的用餐區 ,
這是對面的勞力士館 .
也是在用餐區旁邊而已
突然想起出國前外孫女送的她畫的小仙女冊子 ,
說是要給我帶著--所以拿出來拍拍 .
勞力士館
今年《前線回報》主視覺,
用的是一張「穿小碎花裙的婦人,站在鋁梯上」之影像。
站在鋁梯上者,
實為德國數學家兼考古學家Maria Reiche(1903~1998),
她是祕魯古文明遺址納斯卡圖騰巨畫(Nazca Lines)重要研究人,
將後半生奉獻給納斯卡圖騰的研究與與保存。
Aravena提及:
「站在平地上,這些砂石顯現不出特別意義,
它們就只是隨意散落的碎石。
但是站在鋁梯上、有了高度,
這些碎石成了鳥、豹、一棵樹或一朵花兒。
我們希望2016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也如當年Maria Riche站在沙漠裡的鋁梯一般,
《前線回報》希望聽到眾多在最前線、正面臨挑戰的建築師
所提出的新觀點,並分享知識與經驗,
給我們這些站在地面上的人。」
(明潮周報)
接下來更精采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