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上看到台中文學館有「余如季攝影展」,
當下告訴自己一定要把握…別再錯過…
其實,20多年前搬來現在的住家後,就看到路口的麥當勞旁邊,
一棟大樓掛著「余如季攝影館」低調的招牌…
雖然喜歡攝影、雖然經常催促著自己走進去參觀…
卻轉身就忘…這次,
開啟拜訪文學館的契機居然是余如季的攝影展覽,
影像專題還是自己這些年的遺憾-
幾年前,
偶然在某個影像部落格看到柳川老房子的照片,
第二天我就「衝」出門去拍,
開著車從柳川東路再轉柳川西路,
從這頭到那頭,有路走到無路,
不管是河畔的吊腳樓或是路邊的克難房子,
一間也找不到…
當時,
心中的追悔可真畢生難忘!
如今想來我是天真,原來老房子早在1986年就陸續拆除…
1962年省主席視察義務勞動
站在一幅幅吊腳樓的影像前,
我呆立良久,驚喜之外,
一禎禎照片把我拉回當年寄住在柳川河畔的日子,
是啊!我也曾是「柳川人」!
高二高三時因為住在鄉下,距離就讀的台中女中有點遠,
在美商公司上班的表哥剛好在柳川東路買了一棟房子,
表哥心疼他阿姑一個人務農養4個小孩很辛苦,
主動提議我去他家住,還包辦我所有的學費和吃住!
是的!我曾住在這裡2年,
我的房間是倚著柳川堤岸的地下室。
中山柳橋
詩人 路寒袖 為影展 題詩
背後應該是台中醫院
也就是民生路靠近樂群街
這裡有老榮民賣的山東饅頭...很好吃
單純的味道 有咬勁 一粒才1元2元
是我晚上趕夜車的零食拌嘴
上圖//義務勞動
吊腳樓臨路是客廳,再進去就是掛在河上的廚房兼餐廳,
廚房下面有個地下室挨著堤岸。
客廳上面二樓是表哥表嫂還有三個小孩的房間。
如今看照片會想到如果下大雨或颱風來不就很危險?
可是當年住著住著完全沒在擔心害怕喔!
偶而是有從山上傾洩而出的水,浩浩蕩蕩滾滾而過,
卻也不曾真正漫過地下室。
右邊小女孩頭快頂到的...就是地下室
開始拆房子
自立晚報記者 方培敬先生
上圖//利用河床曬衣服 尤其是大件棉被
進屋觀賞照片要脫鞋
館方貼心準備了黑色鞋袋//右邊角落--讓大家提著走...看完出門再穿上鞋子
這是有關於柳川人的集體回憶,
感謝余如季先生保留了這些影像紀錄,
並且集結做了專題展出,
對於曾經住在柳川河畔一帶的人,是非常非常珍貴的。
而對於我,這些照片等同於失而復得...
包含著太多懷念!太多恩情!
以及還沒說出口的感謝。
如今的柳川
那天發現台中文學館其實是緊鄰柳川東路的
因為要拍這一棵阿勃勒
我走過去讓自己更靠近柳川...
自立柳橋 所以這裡是自立街囉
現在的柳川兩岸都是大馬路
已經沒有房子了
植栽種樹 綠化也看到了成果
整治過的柳川
依然是水流漫漫
柳川東岸 的垂柳
起初還以為只有自立柳橋這一棵,
開車回家時路過民權路和民族路 ,
發現還有一整排...
甚好...
側拍余如季先生的柳川照片影像,
完全是因為我私心想珍惜收藏,
感謝 余如季先生的慷慨,
並沒有"禁止"觀者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