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
京都嵐山迎來了一處優雅又美麗的「福田美術館」開幕。
這座於桂川水畔的建築,是由建築師安田幸一操刀設計而成,
以京町家為構想主體的構思來源,
讓木造、建築本體都能依山傍水的融入嵐山的景色裡。
設計師以「跟環境自然融合在一起」的理念,
打造這座期望能夠存續百年以上的美好建築。
毗鄰大堰川河畔的福田美術館,
由建築師安田幸一操刀設計,
他以「與環境和諧融合」為設計理念,
保留了京都町家的老式屋簷元素,使這座建築物的外觀不顯突兀,
完美地與小鎮的景致合而為一。
美術館的前庭設置了一面彷彿與大堰川相連的水池「水中鏡」,
在天氣晴朗的日子裡,
甚至可以從倒影中瞧見另一片天空。
除了展覽空間外,
館內也進駐了僅對訪客開放的知名咖啡店
BREAD, ESPRESSO & パンとエスプレッソと!,
座位區正對渡月橋河畔,逛累了坐下來享用餐點,
遠眺嵐山清幽的自然風光是何等愜意的浪漫時光。
我們是先進咖啡館吃中餐後看展,
11點半,候位隊伍有點長,
女兒排隊,我則來來去去透過網紋玻璃拍水庭。
這樣的畫面怎麼捨得不拍?
山水倒影與美術館落地玻璃窗上的「網代文樣」巧妙相呼應,
構成一幅幅優雅恬靜的美麗畫面。
不愧是嵐山第一排咖啡館~老派摩登的福田美術館
請來一向只對限定訪客開放的
知名咖啡館 BREAD, ESPRESSO & パンとエスプレッソと,
在面對桂川與渡月橋的建築角落,
把外頭的風景以落地玻璃窗收納入了咖啡館內,
看完展後坐在這裡喝咖啡,簡直就像坐在嵐山最美的風景裡了。
最最癡迷是青苔
這裡只提供輕食,只能就櫃子裡的三明治或甜點選擇。
簡單2頁的飲料選擇
咖啡廳的View才是最大賣點
咖啡館空景照片//網路下載
雖然只是三明治,口味倒是很清爽很好吃。
女兒的
拍攝時習慣往右邊渡月橋方向看,
這一張總算隱約看到水池左方的紅葉。
渡月橋上和大堰川畔依然遊人如織
進去看展前會經過賣店,看完展回來買了這支扇子。
美術館內部則以京都町家的儲藏室為靈感,
打造了兩層樓的策展空間。
特別的是,每個展間皆採用高透視的玻璃展示窗,
訪客可以於 30 公分近距離下欣賞每一幅百年歷史的畫作。
讓遊客可以更靠近作品感受畫作的震撼與細膩。
進入看展
而這座美術館跨時代的,以江戶時代到當代的美術作品為主,
光日本畫家等知名當代畫家作品,全部加起來就超過1500件,
開幕期間更有如竹久夢二、琳派、狩野派、円山四条派等不同名家作品。
館內基本上隨處都可拍照攝影 ( 部分展出例外 )。
他們歡迎你拍下喜歡的作品、酷炫的建築還有嵐山的美景。
適逢福田美術館「五週年若沖超稀有展」
這是一幅寬28cm、長超過9m的長畫卷,
是若沖50多歲時創作的「拓畫」作品。
若沖和大典從京都伏見順流而下到大阪的淀川沿岸風景,
伴隨著大典的中國詩詞,
美麗的濃淡和層次也是亮點。
孤村幾處臨楊岸
曲巷何人鎖篳門
山色高低蒼靄遠
人家斷續炊煙閒
舟程逢霽氣
春日照清波
看著眼前的拓畫作品加上詩句,
讀來尤其心有戚戚焉,
Allison 年輕時愛讀詩亦愛寫詩,最愛周夢蝶和徐慕蓉等人…的新詩,
也努力寫過一陣子新詩,
學佛後放下這些「對往生極樂無用之物」…
(哈 哈 後來迷上攝影…然後寫部落格…還是沒放下啊!)
搜網在伊藤若沖畫冊中查到關於他的一些介紹
【草木國土悉皆成佛】
江戶時代中期活躍於京都的畫壇奇才,
開創了劃時代畫業的天才繪師,
伊藤若冲 (1716~1800),京都青物問屋的長男,
23歲繼承家業,30餘歲學參禪,
40歲隱居全心專念作畫,自學成才,
除了極具幻想色彩風格的華麗作品外,
亦留下相當多獨特的、個性的水墨畫、版畫作品。
據文獻記載,家境富裕、生活無憂的伊藤若冲「對世間雜事毫無興趣,
既不熱衷買賣,也不沉心遊藝,不飲酒,終身未娶妻」,
唯獨對繪畫有著非同尋常的專注。
由於無心商賈之道,
伊藤若冲早早地將家長之位讓渡給兄弟,隱居山中,
其號「若冲」取自《老子》中的「大盈若冲」,由相國寺的禪僧命名。
若冲試圖描繪出各種各樣生物生命之美麗與靈動、嬌嫩與鮮活,
特別是「動植綵絵」,為了能鑑賞到細部而擴大揭載。
若冲之所以選擇作畫的道路而不是繼承家業,
是因為他對出生在這個世界上的生物的生命抱有敬虔的想法,
並強烈渴望想要描繪表現生命的美好。
若冲真摯的目光瞄準了周圍的一切,
包括身邊的草木、花、野菜、鳥、動物、魚、蟲、以及伏見人形,
通過若冲的表現在畫面上賦予生命。
無論多麼小的蟲子,即使是畫面一隅裏有蟲蛀的葉子,
都是不加區別地慈愛而仔細地一枚一枚描繪出來。
「動植物彩繪」所追求的多種表現力在其他彩畫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毫無遺憾地發揮了出來。
若冲通過豐富多彩地描繪生物的生命美,
將所有的生命永遠緊密相連在一起。
日本美術至寶、若冲的代表作「動植綵繪」全30幅畫作
其中的主題包括了孔雀、群蝶、鴛鴦、雉雞、群鶴、鳳凰、群魚、花草等等,
這些畫作就像是以色彩繽紛的蔓藤慢慢編織而成,是若冲的顛峰之作。
是若冲40~50歲花費10年完成的,50歲後相國寺寄進。
〈蕪菁田中的雙雞圖〉的畫面中,良品已收成,
空蕩蕩的田裡獨留染上植物病害又被蟲蛀得滿目瘡痍的莠菜。
然而,這片菜蟲無法藏身的沙地,儼然是雞群的天堂,
羽翼豐厚、筋肉緊實的兩隻雞在梗葉間探頭探腦、飽餐一頓。
此時期的若冲嘗試以細緻工筆詮釋農地作息與對生態的觀察,
推測他在題材上受當時盛行的博物圖譜影響,
而技巧上則對中國花鳥繪有所涉獵。
此次展出的另一亮點是《Kaho Zumaki》,
這是一幅色彩豐富、極為罕見的捲軸。
這件作品是一幅由約3米長的絲綢製成的畫卷,上面畫有各種蔬菜和水果。
據報導,卷尾有一封信,是若沖四十多歲、五十多歲時的
好友相國寺僧人賢城倍賞(大念)寫的,
對若沖的繪畫和寫作表示讚賞。
上2張蔬果圖片及雙雞圖網路下載--明明現場有看到卻沒拍---唉!
這是一個不僅是若沖愛好者,
連對藝術不太熟悉的我也能充分體驗若沖魅力的展覽。
如果來到京都為什麼不停下來看看呢?
[期間] 2024年10月12日(星期六) - 2025年1月19日(星期日)
看完展覽離開前再去拍水中鏡
建築外的水池方格水面與河川彷彿相連,
透過玻璃窗的紋樣向外望去,恰好與水面格紋呼應,
彷彿與大堰川相連的水池「水中鏡」,確實好美...
京都 福田美術館-是美術館也是咖啡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