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節進入仲夏,路邊或民家前已經看到大花紫薇肆意綻放,
小花紫薇雖然慢一步也已經漸漸跟上了,
今年雖然沒有特別追紫薇花…
13日參加服務單位的參訪,
在公館用餐時看到長相奇特的小花紫薇,
把握機會去拍下來…
合併月初去崇德路星巴克面談時,
半路上拍到的白色紫薇與桃紅色紫薇照片一起分享。
原來這白色的花是九芎
九芎
「千屈菜科」(Lythraceae)
樹皮: 紅褐色的樹皮剝落後呈灰白色,樹幹光滑堅硬,
另外聽說由於九芎的樹皮光滑且成片剝落 ,
連猴子爬上去都會滑下來,因而也稱為「猴溜」。
葉:葉有極短的柄,長橢圓形或卵形,全綠,葉片兩端尖,秋冬轉紅。
花:夏季6~8月開花,花冠白色,
花數甚多而密生枝端花為圓錐花序,頂生,
花瓣有長柄,邊緣皺曲,像衣裙的花邊花絲長短不一,
這也是千屈菜科的共同 特徵,
我們常看到的紫薇也有這種特性。
「九芎」是正港的臺灣原生植物,所以又有臺灣紫薇的別稱。
紫薇花從白到紅都有,九芎則是純淨的白。
拍攝地點是台中北屯區昌平路近山西路
旁邊一家建設公司門口的是紅色的小花紫薇
這是小花紫薇無誤
千屈菜科(Lytnraceae)紫薇屬(Lagerstroemia)
花:圓錐花序,頂生,萼長 0.7~1 公分,頂端約 6 淺裂,
裂片卵形;
花瓣 6 枚,近圓形,紅至紫紅色,邊緣皺曲,基部成爪;
雄蕊多數,外側 6 枚較長,花粉紅色;雌蕊 1 枚,
花柱細長,柱頭頭狀;花期 5~9 月。
6 /13 在公館看著這麼碩大的花束,疑惑會不會是小花紫薇時,
上網查詢時才發現先前拍到的白色紫薇
正確名稱居然是「九芎」,
幸好,它的別名就叫「台灣紫薇」---
因為「九芎」是台灣正港貨。
個頭這麼大讓我懷疑也許是大花紫薇,
不過仔細看花朵皺褶跟常看的大花紫薇又明顯不同…
這上下幾枝的花朵大... 葉子也大... 是大花紫薇吧...
還是充滿困惑?
肥料下得很足吧,才能開得這麼飽滿。
小花紫薇葉片無柄或葉柄很短
很像雞毛撢子呢 // 看葉子蠻大的...所以確定是大花紫薇
但是開得滿滿枝頭 卻是第一次看到
這一棵紫薇共有三束很奇特的碩大花束
是我拍大花紫薇以來第一次見識到...
是不是跟紫陽花 (繡球花) 也有圓錐狀品種同樣的道理呢
這兩天再去公園找小花紫薇植株
仔細比較了葉子和花朵
終於可以肯定是大花紫薇 20240619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