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長一公里,面積寬達二十八公頃的寬闊「夢舞台」基地,
是過去提供大阪灣填海(興建關西機場)的砂石開採地。
將整座山幾乎鏟為平地後,留下的是赤褐色裸露的岩床,
一幅悲慘的大地景像。
夢舞台的構想,
便是以因為人類的開發行為而受創的大地復甦為主題,
並且在搭造建築之前,
先在週邊的坡地上種下超過50萬株約10公分高的樹苗開始。
這是片順著自然地形寬闊延展的迴遊式庭園設計,
思考的是盡量彰顯大自然的魅力,
而不是誇耀建築物的存在。
(摘自 建築家 安藤忠雄 )
我們抵達淡路夢舞台已是天黑,先在入住的威斯汀飯店享用晚餐。
飯後出去散步拍夜晚的夢舞台。
翌日早晨我和朋友又在吃過早餐後走了一趟,
9 點正式集合由領隊帶大家去參觀
「海的教會」、「貝殼廣場」、「百段苑」…,
有些地方是我們晚上沒走到早上也沒看到,
因此剛剛好。
沒錯!威斯汀飯店是三角形建築。
建築師安藤忠雄在「淡路夢舞台」充分運用了水的魅力,
和幾何圖形交互相映,
不同的角度,
甚至才一回首,
又是讓人驚歎的不同的感受。
還有,雖然曾來過一次,還有印象,
這次竟也看到了四年前沒看到的景觀,
看到海的教會的屋頂,搭了要上「百段苑」的電梯,
是不是一次比一次的熟悉而打開了我的視野呢?
「海的教會」
貝殼廣場所包圍的「海的教會」的屋頂
水的柔軟可以軟化水泥的剛硬,
水的流動也宛如母親的懷抱溫柔的包覆住人們,
水更洗去了旅人的疲憊;
在為水所包覆的「海的教會」舉行結婚儀式的新人們
應該有感受到無比的幸福吧。
回頭站在正中間拍了這張
幾何圖形的建築讓厚重的水泥顯得輕盈,
感覺更活潑,
突然伸出去的台階像是要飛出去一般;
夜裡被框起的橢圓形天空裡有一顆閃亮星星;
走進宛如迷宮般的「夢舞台」,
我並不擔心迷路,
反而因為饒富趣味的設計
讓我有了下一步不知會遇見甚麼的好奇與期待。
也許,
能在「淡路夢舞台」迷路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這就是百段苑
期待繁花盛開時的盛況
快門按不停的我仍然忘記要坐下來只是靜靜的欣賞。
水瀑轟隆的聲音 可以洗盡煩憂
累了,坐下來休息一下吧!
(張貼了這麼多照片,已經不是分享照片拍得好不好,
應該算是旅遊風景的分享吧!
心裡不免疑惑著大家會不會覺得煩呀?
在整理中終於理出心中的想法-
原來是想讓沒有機緣前往的朋友也能看到這樣美麗的建築。
台灣近幾年也陸續出現一些近似禪的清水模建築,
證明只要用心
只要肯
我們也可以讓建築和自然環境融合一起,
安藤忠雄不過證明建築不須要破壞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