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生了一生者,方能以萬物付萬物,
還天下於天下者,方能出世間於世間 黃天素 敬書」
* * * * * * * * * * * * * * *
多年前去鹿港龍山寺,回來之後就把這段對楹聯放在部落格刊頭,
目的不外是日日提醒自己要時時刻刻反觀自照,依著修行。
再次前往鹿港,心中唯一懸念就是像回家一樣,
一定要走一趟龍山寺,回菩薩的家,
讓菩薩的恩光洗滌我這幾年所犯過錯。
鹿港龍山寺,主祀觀世音菩薩,
與臺灣另外幾座以龍山寺命名的寺廟──淡水龍山寺、
艋舺龍山寺、臺南龍山寺、鳳山龍山寺等,
都是分靈自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的泉安龍山寺,
鹿港龍山寺也是臺灣所有龍山寺中保存最為完整的建築,
整個廟宇最重要的是其建築和雕刻。
目前為國定古蹟。 維基百科
鹿港龍山寺佔地1600多坪,為三進二院七開間的建築格局,
分為山門、五門殿(含戲臺)、正殿(含拜殿)、後殿。
鹿港龍山寺戲臺上方藻井結構,是臺灣保存年代最早且最大的作品。
八卦藻井設立於戲臺上方,具有演戲時共鳴的效果。
龍山寺共有九對門神彩繪,為民國四十七年至五十三年間,
由郭新林率其子侄郭竹波、郭佛賜所施做,皆為郭新林嘔心瀝血的鉅作,
其門神的型態特色為鳳眼、蒜鼻、柳眉、豐腴的臉部與特殊的手印,
皆傳承唐宋人物的古風,不僅展現出郭新林的精湛匠藝,
寺廟的戲台多設於廟前廣場,為酬神時演戲的舞台。
在台灣,僅淡水福佑宮、鹿港龍山寺的戲台設於廟內,
其中又以鹿港龍山寺的戲台最為獨特,且最具有傳統建築藝術價值。
進入龍山寺的五門殿,即是戲台的空間,
龍山寺的戲台突出於中埕,並與五門殿相連接。
戲台的屋簷採「斷簷升箭口」的作法,其屋頂下層屋簷未相連接,
使明間處形成一個挑高的空間。
如此設計在視覺上可讓觀眾得到更大的視野,觀賞戲台表演,
也讓戲台的空間呈現出層次的美感。
鹿港龍山寺歷經重修,包括乾隆期間的大地震毀損。
在大木構架上,有著泉州建築特色的碗型斗、關刀栱,和長條形瓜筒等構件。
來到這裡必做的一件事就是抬頭仰望...
八卦藻井彩繪
戲台八卦藻井內的彩繪是郭新林在民國五十三年所完成的作品,
壽樑上可見郭新林的親筆落款,垛頭的藻飾點綴著八卦藻井,
更顯得富麗堂皇,
我也坐下來讓自己澎拜的心情漸漸沉澱
才能感受龍山寺的寧靜氣場
枋心內有鹿港名書法家黃天素的字跡,其上書:
「就一生了一生者,方能以萬物付萬物,
還天下於天下者,方能出世間於世間 黃天素 敬書」
藻井的規模與結構美學,可稱為全臺首屈一指的建築藝術作品。
兩旁以八卦門連接兩廂廊,形成正殿與廂廊之過水廊道...
喜歡龍山寺…因為它雖然是台灣最古老最有歷史價值兼藝術價值的寺院,
卻不會像天后宮的人聲鼎沸 ,人潮擁擠。
缺少參拜應有的肅穆與莊嚴。
鹿港龍山寺是臺灣所有龍山寺中保存最為完整的建築,
所以 長久以來是愛好攝影者必修的拍攝課程。
看到這座大鐘上頭的「阿」字,
我確實有被嚇到,宛若當頭棒喝一樣的嚇醒過來!
幫大家搜尋出「阿」字的意思:
有三種音聲是所有聲音的根本音聲,後來變成瑜珈,
也就是佛教密宗的咒語。
這三種音聲就是「嗡、阿、吽」。「嗡」使腦神經震動,
是宇宙物理世界最初形成的音聲
「阿」是胸部、肺部的聲音,
「阿」字,也是宇宙開闢,萬有生命生發的根本音。
它具有無量、無際的功能。
同時,阿字是開口音,是世界一切生命,開始散發的音聲。
例如中國佛教凈土宗的念誦「阿彌陀佛」,便是屬於密宗阿部的開口音。
也可以說,它是蓮花部基本的聲密。
大家不妨驗證一下喔:當你被驚嚇到或是看到東西摔破了…
當下是不是…張大嘴巴…最先發出…ㄚ…ㄚ…ㄚ阿…
想一想…合唱團練唱最初也是要練發音「阿」…練很長一段時間,
值此非常時刻 ( 新冠肺炎病毒肆虐期間 ) …卻遇此奇妙之事,
大家也許可以多修此「阿字」功呢!* * *疫情嚴峻 只能在自己家中練喔 * * * *
疫情期間,大家看看就好,
想去一探究竟先放進口袋名單,來日方長!
也祈請諸佛菩薩慈悲,
庇佑大家身體健康,台灣疫情早日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