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26進電影院觀賞甫放映的「父親」。
觀賞安東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和女配角
奧莉薇雅柯爾曼(Olivia Colman)的精湛演技。
這對過去分別以《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和《真寵》(The Favourite)獲得奧斯卡影帝、影后的組合,
確實澎湃出令人動容的視覺饗宴,
而擔心父親狀況,欲言又止且真摯的父女之情互動,
一絲一縷都牽動著台下的你我。
同日奧斯卡頒獎,安東尼霍普金斯在暌違29年後再度登上
奧斯卡影帝寶座。
本事:
風趣幽默的老父親安東尼(安東尼霍普金斯飾)獨居在英國倫敦公寓,
女兒安(奧莉薇雅柯爾曼飾)不放心他一人獨居、意圖安排看護照料。
然而,安東尼卻不領情、頻頻趕跑看護。
有一天,安告訴安東尼,自己要隨新男友搬到法國巴黎定居,
父女倆的衝突益發加劇,伴隨著安東尼失智症惡化,
錯亂的畫面開始出現……。
電影帶著觀眾以男主角Anthony的視角看世界,
沈浸在阿茲海默症的腦袋迴路中,不舒服又破碎性的觀影體驗,
來自導演非線性、蒙太奇的特殊剪輯敘事方式,
也讓我深陷種種疑惑當中…嗯,就是跟著安東尼的腦袋團團轉…
分不清眼前看到的是現實還是想像?是昨天還是今天?
到了結尾最後一場戲才揭曉了所有答案,
俗稱「失智症」的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患者會逐漸忘記生活上瑣碎的事情,
最終漸漸演變成遺忘周邊的人、事、物,空間混淆...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記不起來。
失智症所帶來患者本人的痛苦,更是牽動出家人排山倒海的折磨,
層層考驗和苦難下,有著令人揪心的感慨與無奈─
也許當事人總是記不起各種事情,
但內心的迷惘,往往是他人難以想像的煎熬。
安東尼霍普金斯和奧莉薇雅柯爾曼的完美演出
不僅將你我放入失智父親的凋零人生,
亦讓我們同理女兒的揪心兩難處境:
生而為人,
當至親深陷失智症的苦痛而不自知,逐漸將你遺忘時,
我們該如何面對?當長照至親與你自己的人生產生矛盾與衝突,
又該如何取捨與抉擇?也沒有絕對的答案。
很久以前有一部由日本漫畫「去看小洋蔥媽媽」改編的電影,
小洋蔥的媽媽罹患失智症後,在兒子無力兼顧事業與照顧時,
為了彼此的生活品質,小洋蔥把媽媽送到安養院,
小洋蔥會常常去探望陪陪媽媽,兩人的感情反而更好。
「父親」一片,女兒安最終還是把父親送進安養院,
才有可能去追求屬於自己的人生和幸福。
如果安一時心軟,選擇與看護一起照顧父親,最終也是兩敗俱傷,
甚至可能演變為照顧者與受照顧者彼此傷害。
安東安東尼霍普金斯和奧莉薇雅柯爾曼的演技真是精采,
尤其飾演女兒安的奧莉薇雅柯爾曼在面對父親不可理喻的
指責她覬覦他的公寓,種種言辭羞辱她時、
臉部抽動嘴唇微翕…一揚眉一瞬目…都演得入木三分…
爐火純青的演技,把故作堅強卻又難以承受的矛盾演繹得淋漓盡致,
當令所有照顧者都能感同身受。
為什麼同一扇窗,看出去的風景有時不一樣?
到了結尾最後一場戲導演將視角拉回常見的旁觀者,
發現原來男主角Anthony已經老早就待在安養院數個多月了,
而那些發生錯亂的面孔、名字,大都是安養院中的護理師與醫生,
本該是線性不可逆的人生,
因為阿茲海默症導致Anthony一直被困在那幾個印象深刻的記憶中,
懷疑看護和女婿偷了他的錶…..
與女婿處不好的回憶與醫院中討人厭的醫生重疊、
大女兒要搬去巴黎一事感到震驚、生氣和被遺棄…
這部電影的配樂很棒具巧思,
電影的開始和結尾的畫面也安排得很有特色。
開始的快節奏歌唱搭配著疾步快走趕去父親公寓的安的身影,
對應的竟是端坐在書房的安東尼在聽的音樂;
安東尼聽著優美歌聲的歌劇時,
屋子裡另一端女兒卻陷入和老公對於父親的安置在吵架…
(失智者時空的錯亂、與現實脫鉤。)
甚至我困惑著安只有一件藍色上衣嗎?為什麼從頭到尾穿著它?
上衣的顏色甚至指涉出安的心境…,
結尾時,安東尼哭泣著想找媽媽在看護懷裡情緒漸漸平穩,
畫面則是安養院房間窗戶外公園風吹動著樹葉…
這部片子確實拍得不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