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疫情仍舊嚴峻,已經快悶壞的2個女兒
提議到北屯崇德五路的紐澳良小廚用餐。
* * *
把車停在市場後面很大很大的收費停車場,
前面可以看到婚宴會場新天地海鮮餐廳,
這一塊算是熟卻又不是很常繞進來的區域。
* * *
走過小小的三份埔公園,看到黃花風鈴木在這裡也肆意綻放,
心情為之振奮起來。
完全是陌生的餐館,紐澳良小廚就在公園盡頭,
其實根本是臨崇德路的。
* * *
推門進去,我們是第一組客人…
挑了個靠窗的座位…
翻開菜單,
面對一張張誘人口水的照片出現了選擇困難症…
眼裡突然閃進這幾個字「油炸綠番茄」!
「油炸綠番茄」!?不可置信的又念了一次….
在這裡可以吃到「油炸綠番茄」!?
女兒慫恿那就點來吃看看吧!
2018年在默契咖啡館發現了一本書「油炸綠番茄」,
在店裡翻了幾頁…感覺不錯,是我喜歡的小說書,
回家後上網想買這本書繼續看…可惜這本書已經絕版,
女兒上圖書館預約…為我借到這本書….
「油炸綠番茄」是我近年來少數看到完的書之一。
* * * * * * * * * * * * * * * * * *
書雖然絕版,網路上關於這本書的引言介紹卻還在;
一間守護著愛與正義的咖啡館
讓所有漂泊的靈魂都找到了容身之處
* * *
一盤充滿人情味的油炸綠番茄
讓所有不完美的生命都有了值得回憶的滋味
* * *
一對為彼此撐起一片天的同女戀人
讓世世代代的女性都找到了自己的聲音
趁著等候上菜,我起坐去拍幾張店裡的布置。
紐澳良小廚用餐環境為挑高樓中樓的設計,
整體裝潢走美式帶點工業風的味道。
小小沙坑,
雖然區域不算大,不過也是可以同時容納不少小朋友,
上面有遊戲網。似乎是家親子餐廳。
這裡蠻多大桌子,很適合三五好友吆喝一起來聚餐歡樂。
每張大桌上已經放好餐具水杯及簡單的調味醬料。
門口候位椅子看起來是鐵板製作的
喜歡這區的貨櫃用餐區 顏色鮮明
用餐期間陸續進來幾組客人,因為用餐空間蠻大又有
二樓挑高空間,不是很密集到需要擔心。
到底長甚麼樣,味道又如何?
讓我充滿了好奇的油炸綠番茄首先送過來….
* * * * * * * * *
切開來是這模樣…
裹在麵粉裡油炸過的番茄果真是綠色的…
口感清脆…猶帶咬勁…
淡淡的酸…
油炸並沒有破壞綠番茄的口感與味道!太神奇了!
熱呼呼的 #Gumbo #海鮮什錦紐澳良濃湯飯
早期美國南方,這種料多又有飽足感的燉湯總會在各家廚房飄香。
當地人習慣在 #Gumbo加入米飯成為濃湯飯。
紐澳良小廚使用秋葵、洋蔥、青椒、西芹等大量蔬菜,
配上特別調製十種以上的複合香辛料,
與新鮮海鮮共同熬煮成海鮮濃湯飯湯,
香氣濃郁、滋味鮮明。
每一道菜的份量都很大
忘記了我點甚麼飲料
我點的是焦黑魚
1986年油紐奧良名廚所發明,隨即風行全美國。
也點了號稱"法式甜甜圈"的超強甜點「Beignets」
剛出爐的Beignets口感介於麵包與蛋糕之間,
咬下去的Q 勁又有點像是甜甜圈,
溫熱外皮裹上超滿的雪白糖霜…
不但是紐澳良居民日常生活必吃的經典小食,更是Nola的明星暢銷推薦。
這一盤「油炸綠番茄」讓我再度憶起「油炸綠番茄」一書裡
鄰里間溫馨有情有義的大時代小人物生活,
筆調輕快活潑…很想重讀,可惜網路上依然沒有新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段峰迴路轉的同女之戀與一份情深意重的忘年之交,
盡在一盤香酥味美的油炸綠番茄裡!
英吉是個無拘無束的野丫頭,愛翹課去打獵、釣魚,
直到遇見露絲之前,都還不曾乖乖坐在飯桌前吃飯。
露絲是個甜到骨子裡的女孩,講話輕聲細語,對每個人都很親切,
連英吉都被她迷住了。
然而,露絲這樣一個溫柔秀氣、單純善良的女孩,
怎麼會活在家暴的陰影底下,
又是如何和英吉一同開起咖啡館、賣起油炸綠番茄,
還和一幫子黑人以及一個獨臂男孩組成了大家庭?
* * *
四十八歲的愛芙琳迷失在人生道路上,兒女都已長大離家,
和丈夫也毫無交集,個性保守、處處忍讓的她,
不知從何時開始養成了靠不停地吃、吃、吃來安慰自己的習慣。
家人都已離世的崔古特老太太獨自住在療養院,
總是和訪客聊起讓她回味無窮的油炸綠番茄,以及英吉與露絲的故事。
素昧平生的愛芙琳,如何在崔古特老太太生命將盡之前與她結為莫逆?
愛芙琳又如何從英吉與露絲的故事中找到勇氣與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