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第一天 4 / 02從飯店跨過白橋(天鵝橋)在附近吃過中餐,
轉到鹿特丹火車站買好城市卡、
去看過Luchtsingel Bridge後,
一路往前走…走著走著竟然想看的建築就在眼前(另文介紹),
更讓我驚呀的不只是路過想看的麥當勞店,稍稍往前走…
(沒錯!都是用雙腳走出來的…)
竟然出現鉛筆屋,接著水管屋,方塊屋和繽紛市場Markthall一個個出現,
這幾個怪奇建築竟然以Blaak地鐵站為中心
通通擠在一塊兒…
(啊?這下我的行程規劃又要修改了?)
半路上先看到的是麥當勞
處處是藝術裝置,講究設計的鹿特丹,
就在最流行的Coolsingel大街上,
這間麥當勞被許多市民列為「最不想看到的建築物」。
原先是一棟兩層樓的建築,麥當勞已經在此進駐了超過45個年頭,
即使麥當勞在全世界都有固定的樣式和招牌,
但是被定義為最不想看到的建築物也實在是一種汙辱,
因此鹿特丹的這間麥當勞經過了兩個月的時間,
希望能改頭換面,擺脫汙名。
上圖 // 原先的麥當勞樣子 網路下載
新的麥當勞出現時,幾乎讓人無法相信,
原來麥當勞可以這麼光亮、充滿設計感。獨立在街角的麥當勞,
使用大面積的玻璃,將空間變得更加開闊且透亮,
建築物頂部則使用金色鋁板,以穿孔的方式呈現圖樣,
當燈光打下,圖像顯現,如畫龍點睛一般為整棟建築物增添不少氛圍。
內部也使用一致性的穿孔金鋁板,對外則是大面積的玻璃牆面,
可以一覽街景,而旋轉式的樓梯,
也替建築物多添了一份現代設計風格。
當然啦!譽為全世界最美應是溢美之詞啦!
鉛筆屋比較高 , 遠遠的就會看見它,
造型和配色還算典雅。
只是純路過 , 沒進去參觀。
大圖,
可以看到水管屋...鉛筆屋、方塊屋和布萊克地鐵站…全在一塊兒…
右邊的龐然大物就是--- 鹿特丹市場 Markthal
鉛筆屋是鹿特丹的中央圖書館
遠一點才能把鉛筆屋全拍入鏡
三鐵共構-火車 + 電車 +地鐵 的 Rotterdam Blaak 地鐵站,
外觀像飛碟…又像鍋蓋...有點醜...
拍一下繽紛市場的正面
方塊屋是一群建築集合,位於荷蘭鹿特丹舊港區,
由建築師布洛姆所設計。
布洛姆設計的方塊屋為立方體,傾斜45度。
每一間房子代表一顆樹,所有的房子代表一片森林。
維基百科
荷蘭建築圈裡流傳著一個笑話
(或者應該說臺夫特建築系裡流傳著一個笑話):
如果你想看到荷蘭最醜的建物群,快搭車到鹿特丹 Blaak 車站,
踏出車廂,先是色彩詭異的火車站本身,站上超大兩層樓跨距的電扶梯,
接著看到像極了鍋蓋的火車站雨遮。
超高知名度方塊屋旁邊的是匪夷所思的鉛筆屋,
緊接著是被管道爬滿的市立圖書館,
最後還有一個可以把鉛筆屋完整「收納」進去的中空桶狀物。
據說如果把鉛筆塞進桶子裡再蓋上鍋蓋,這一切就是個完美的組合。
(荷事生非)
水管屋其實很好看,白+黃+藍三個顏色配色亮眼,
外露的水管讓我想起巴黎的龐比度中心,
這座建築物是鹿特丹圖書館
也是由建築師布洛姆PietBlom所設計。
台灣出發的旅行團常會來看方塊屋
方塊屋有開放一間樣品屋專門讓人參觀室內(收費),
第一天因為參觀入口隊伍排得有點長,
我們沒進去。4 /04 參觀完博物館我們再度路過時
才進去看。
方塊屋鄰近港口,在附近走走可以看到紅色大橋。
右前方典雅的White House 白宮是鹿特丹最高的辦公大樓。
白色的琉璃磁磚外觀,裝飾著藝術風格的馬賽克和雕像。
White House 白宮是1940年5月14日德國轟炸下,
市中心少數倖存的建築物之一,是國家歷史文物古蹟,
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
從港口方向拍鉛筆屋和水管屋。
好了,終於要進去看看最近談論度很高的建築-繽紛市集。
上圖 // 網路下載 官網照片
媒體曝光度有點高的「中空桶狀物」──鹿特丹市場 Markthal,
不過實情是怎樣呢?
(2014)十月,歷經五年的建築時間,
一個整合了 228 戶公寓、100 個攤位、15 間商店、8 間餐廳、
1200 格停車格及
1000 平方公尺大尺度彩繪的「新型態市場」就這樣誕生了;
並且在開幕三周內,迅速突破累計一百萬人的參訪人數。
鑒於每日絡繹不絕的人潮與買氣,
相信大家都很肯定 Markthal 是一個相當成功的案例。
接下來,我們將由不同角度切入介紹,Markthal 的成功因素、特色。
Markthal是新歐盟法規下的產物
一切的源起始於歐盟衛生環境法規的新規定:
所有熟食都必須在有頂蓋的空間內販售。
鹿特丹的 Blaak一直是南荷蘭地區重要的假日市場,
每逢周末綿延將近 400 公尺長的市集,總是人潮鼎沸。
在歐盟提出這項法案修正後,鹿特丹市政府雄心萬丈地決定,
趁此機會建一座具有地標意義的室內市集,以容納販售熟食的攤販。
大部分的報導都以
「荷蘭國際建築師事務所 MVRDV 最新發表作品」來介紹Markthal,
雖然建築師在此案中扮演功不可沒的角色,
但值得注意的是「開發商」的專業整合能力。
繽紛市集的玻璃帷幕建築以現代技術來說已是很成熟的技術
建築工法與材料
許多人看到 Markthal 的第一個反應,大多是對拱型的造型感到驚訝,
然而事實上在建築工法上拱型的構造,
其實是整個建築工程上最簡單的課題。
首先,拱型本身就是一個強力的建築結構元素,
是能夠將建築自重快速、直接傳遞到地面的一種結構原型,
也是西方傳統建築中幾千年前即開始使用的工法。
此外,在現場施工上,與臺灣不同的是:
臺灣現今的混凝土建物多為鋼筋混凝土構造,
採用人工現場綁鋼筋、模板,再澆灌混凝土的方式;
而在荷蘭大部分的混凝土構造多為預鑄施工。
簡單來說,每一個混凝土原件都是在工廠預先完成,
運送到工地現場,再逐一搭建。
就如同樂高積木一樣,每一個積木都有自己的結構強度,
只要逐步堆疊成拱型,即完成了 Markthal 結構的原型。
Markthal 仍有兩項高難度的工程挑戰及一大設計亮點,
挑戰在於:如何克服荷蘭的超高地下水位以及拱型造型兩端的玻璃帷幕。
前者為荷蘭建築物普遍遭遇到的地理條件,
因篇幅有限,我們姑且不再贅述;
後者,雖然毫不起眼,甚至幾乎透明,
但卻是歐洲目前唯一最大的玻璃帷幕系統。
繽紛市集裡面有各種生食熟食蔬菜水果的攤位,
二樓更有餐廳。看到這家華南行的中文字倍感親切,
我們也在裡面買了在台灣慣吃的泡麵…
許多辦公大樓、車站或者一般現代建築都大量使用玻璃帷幕的構件,
但與大部分案例不同的地方是:
為塑造中央開放市場空間,而設計了拱型的中空量體,
致使在玻璃帷幕後方沒有混凝土或鋼構系統傳遞大片玻璃所產生的風壓。
於是在 Markthal 的設計上,建築師團隊利用了近似於網球拍的原理,
在玻璃帷幕上加設彈性鋼索,保留了受壓時的彈性,
以柔克剛地化解掉荷蘭強勁的自然風。
最「吸睛」的室內彩繪,面積達到 11,000 平方公尺的室內彩繪,
由荷蘭藝術 Arno Coenen 領軍完成,是目前世界上最大面積的彩繪作品。
高彩度的圖案以「蔬果」為題,忠實呈現 Markthal 的空間機能,
並透過活潑色彩帶動活絡的氣氛。
除此之外,運用超大比例的蔬果圖案(例如超過六米寬的芒果)
可以輕易地混淆人類的視覺判斷,透過視覺比例的調整,
讓民眾產生相對「小尺度」的錯覺,
將原本超大尺度的空間改造為較為友善的「人體尺度」。
(以上有關繽紛市集的文字資料 摘自 荷事生非)
繽紛市集地下一樓有AH超市,
我們在這裡買了麵包和罐裝鬆餅當伴手禮。
也有投幣收費的洗手間。
4 /04 參觀完博物館我們再度繞去方塊屋並且進去參觀。
樓梯很狹窄,裡面雖然是水平擺設,
總結來說方塊屋其實很不好住。
動作都要很小心 避免磕磕碰碰 撞到屋頂或牆…
眉眉角角的浪費很多空間
從室內往外看方塊屋的屋頂
雖然4 /06搭機前臨時跑去繽紛市場買現做的鬆餅,
不過啊!進出好幾次都沒拍下鬆餅攤或鬆餅圖案!
那家攤位現做的小鬆餅真的比罐裝好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