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一個地區就是將人們聚集在一起。
那麼就通過集資建立一座橋吧!
建築專家ZUS於是完成擁有眾籌的行人“Luchtsingel”橋,
橫跨鹿特丹北部的三個街區。
********************************************************
4月2日離開阿姆斯特丹,在Art Hotel 很快辦好退房,
母女倆拉著大行李走過交通繁忙的廣場到對面的
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幸好沒有所擔心的大雨,
我們很快進入車站並且搭上比預先規畫好的更早班次的火車
(荷蘭快速火車的一等車廂只有日期沒有搭乘的班次限制也就沒有劃位)。
從鹿特丹火車站我們搭乘計程車到飯店時才10點40分。
辦好入住手續寄放好行李,便開始鹿特丹的探索。
首先當然是認識飯店周邊(日後再介紹)。
先是跨過Erasmusbrug伊拉斯莫斯白橋回拍飯店所在的
De Rotterdam大廈全景是一定要的。
De Rotterdam大廈是荷蘭最大的單體建築。
(建築特色已在住宿篇介紹過)
感覺出來鹿特丹比阿姆斯特丹冷多了,尤其走在白橋上時。
這是白橋下河邊。有人們在這裡等候坐船。
好奇的紅色龐然大物原來是座椅。
在鹿特丹好像蠻多這種龐然大物的藝術裝置,看過的有起重機…
去找吃的…街角就是頗有名氣的咖啡廳餐廳 Loos
來瓶無酒精的啤酒…以前喝過,念念不忘…
餐廳入口是重重隔簾…所以要撥開再撥開…
也好,因為外面下著越來越大的雨…
我們沒有事先訂位所以侍者讓我們坐在門邊的小圓桌…
Loos 幾乎是鹿特丹最受歡迎的大咖啡館,
家具和裝潢古典優雅,有著巴黎的氣氛。
Loos 既是咖啡館也是餐廳,可以只來一杯咖啡也可吃快速豐盛的午餐。
各種飲料和美食晚餐。
我們點了烤蔬菜,生菜沙拉還有薯條還有……女兒點了春雞…
飯後也想嘗嘗他們的咖啡 / 附了餅乾ㄟ!
這是我們在這趟旅遊中最貴最享受的一餐…
幾天後我們在觀看有關鹿特丹城市發展的展覽時
發現這個….Roos真是歷史悠久啊
附近的建築
飯後走走…雨已經變小了…
前身為航運區舊倉庫 改建成所謂的文創園區,
有餐廳、飲料店、藝術畫廊及各種商店…
搭一段電車到鹿特丹中央車站
鹿特丹車站本身就是前衛新穎的建築,附近也很多漂亮有特色的高樓,
可惜天色不佳,
反正出入都要來到這裡,晴天時補拍了不少,再一起介紹。
女兒先去買鹿特丹卡…發現在鹿特丹....博物館卡和乘車卡是分開的…
先介紹這個有趣的建築Luchtsingel Bridge
買好鹿特丹卡,女兒走在前面帶我來到這個地方…
哇!原來是它!瞬間眼睛都亮起來…
Luchtsingel Bridge由鹿特丹ZUS建築事務所發起並設計,
是世界上第一個通過民間集資建造的公共設施。
它和其他新的公共場所,包括Delftsehof Dakakker、Pompenburg公園
和Hofplein車站屋頂公園,一起組成了「立體城市」。
上圖的底端,推了推,門是上鎖的…這應該是通往屋頂菜園的,真可惜!
以為只是個藝術裝置,搜尋資料才更深入了解原來它是
阿姆斯特丹的建築師挺身而出為荒廢的城區所點燃改變的火花…
這座橋也被稱為Luchtsingel,是一座390米長的木橋,
供行人使用,連接市中心和鹿特丹北部。
它是為鹿特丹某個曾經熱鬧繁華卻長期被遺忘的區域觸發重新發展的契機。
這座橋也成為經濟增長的催化劑。
如今這座橋附近已陸續開發興建很多大樓...
由於其長度和複雜的結構,橋樑是分段建造和組裝的。
施工共有六個階段。 第一階段於2012年實現,最後階段於2014年實現。
2015年6月20日正式開幕。
由於這座橋,Rotterdam Hofplein前火車站周圍的區域
已成為一個繁華的地方,提供各種活動和設施。
音樂會,露天電影放映,咖啡館和屋頂露台 –
這個遊樂場般的區域似乎擁有一切。
天橋的形狀結構和顏色都有經過美學設計,才能如此優雅美麗。
從外面或下方是完全看不到裡邊竟然是亮黃色。
屋頂農場就在旁邊,我們沒去。
Luchtsingel是一個的明顯例子,
它促進了建築師和城市設計師作為城市發展的企業家角色的思辯。
思考:
建築師是否仍然只是執行自己的建案業務或是該為所在城市
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過眾籌,ZUS設法建造了人行天橋的第一部分。
然而,根據ZUS的Kristian Koreman和Elma van Boxel的說法,
“比收錢更重要的是眾籌活動在人們之間創造了支持和善意。
起初,許多人持懷疑態度和不情願,
但一旦他們介入,他們就會開始接受這個項目。“
陸陸續續有不少人來走這座具有獨特意義又漂亮的橋,
但仍不像觀光景點人擠人,很好拍!
眾籌活動允許市民購買橋樑的“他們”部分:
現在,它由數千個人擁有的木板組成,
木條上有參與集資者的名字或個人信息。
據悉橋樑和地區擁有超過10,000名共同所有者。
看完這座天橋的介紹,你有萌生甚麼想法嗎?
ZUS的整體城市更新計劃包括總共五十到六十個城市干預措施 –
包括屋頂花園,公共屋頂和公共公園。
有羊咩咩ㄟ!
再往前走,更多羊咩咩在草地上優游自在…
這座天橋正好跨過鐵道…開進開出的火車頗密集的…
我們來到這裡是純觀光,看完很感動也很感慨,
與其抱怨台灣的建築法規或官僚或美學修養,
建築師其實可以用正向思考「我可以為這座城市做甚麼?」
並且起而行而不是光坐在舒適的辦公室裡批評。
從這裡下來,往前方的巨大雕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