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先參觀羅馬帝國的遺跡戴克里先皇宮。
在停車場下車後走到港邊。
這一排海鷗畫面真夢幻啊!海鷗已經很習慣當麻豆了,
停久久也不亂動,超好拍!
斯普利特Split,是一座位於地中海畔、
亞得里亞海東岸的克羅埃西亞南部港市。
市內人口約有18萬,是達爾馬提亞地區最大都市,
也是克羅埃西亞第二大城。
同時,史普利特亦是區內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若以古羅馬戴克里先宮始建造期起計算,該市已有1700年歷史。
( 維基百科)
『Split斯普利特』也是達爾馬提亞區最大的港都。
漂亮的狗兒『大麥町』以前並不叫大麥町,
而是『達爾馬提亞狗』!
因為在這個區域繁衍旺盛而得名。
走過公園,走進老城區…
街上到處有領帶店
領帶源於克羅埃西亞人原本就習慣在脖子穿戴布料,
一方面可以禦寒,一方面也有美觀、辨識的功能。
而在 17 世紀,歐洲陷入三十年戰爭 (Thirty Years’ War),
克羅埃西亞雖然不是主戰場,仍有傭兵加入戰局。
領巾便由這些傭兵傳至法國,並透過法國皇室發揚光大。
達爾馬其亞曾經是古羅馬帝國的一部份,
由於戰略位置重要,因而留下了許多古城遺跡;
克國在這個區域的古城,由北開始,依序是札達爾(Zadar),
旭本尼克(Sibenic),特洛吉爾(Trogir),史普利特(Split),
直到最南方的的杜布洛尼克(Dubrovnik)為止。
捕捉到老式理髮店
看那椅子的腳座,很堅固很重...
進去市場繞一圈
啊?這是做啥用呀?
(請抬頭看向右上方,從握拳造型噴嘴噴出的水會落在杯子裡呢!)
皇宮古蹟介紹,這位是斯普利特的導遊。
皇宮北方有金門,是主要的出入大門。西邊是銀門,
南方是銅門,東方是鐵門。四個角落各有一座高塔便於防禦。
整座皇宮耗時10年完工。
豎立在金門城外的主教寧斯基雕像,
他的左腳大拇指被擦得金光閃閃,上前撫摸據說會帶來好運。
10世紀時,他在擔任主教期間,
勇於向羅馬教皇爭取以斯拉夫語及文字進行宗教彌撒。
此舉深受克羅埃西亞人民愛戴,並視為民族英雄。
這尊雕像是偉大的雕塑家『伊凡.梅栩托維契了』1929年的作品,
非常有名。1957年間被豎立在皇宮金門城外之後,
便成為史普利特的象徵標誌之一。
老城的特色就是走到會發光很滑的石板路 // 幸好沒下雨
導遊帶我們到巷弄裡的店,
在這裡團員們大買特買,有魚子醬,海鹽和各種天然
保養品及各種食品果醬等等。
對面的巧克力店也是大採購的標的,
Allison在這裡買了不少巧克力。
另一團在等候進雜貨店 …巧克力店的女老闆大方分送試吃…
終於來到戴克里先皇宮的列柱廊中庭,皇宮雖然宛如一座小城市
如今卻只剩
前庭與皇宮地下大廳是目前保存最好的皇室居所。
下圖 // 列柱廊中庭正前方拱門內有個天井般的建築。
這圓型天井般的建築原是皇帝寢宮,截至目前仍常有Klapa演唱。
Klapa克拉帕多聲部無伴奏合唱
克拉帕是一種多聲部合唱,特色是沒有樂器伴奏,
起源於達爾馬提亞地區。
當地的漁民在海上討生活時,以傳統的清唱自娛。
尤其與海浪搏鬥時,更能激起生存的鬥志。
其蓬勃的生命力最引人注目,
2012年klapa被列入人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上之天井及下之合唱團員兩張照片載自網路
克拉帕是由一位男高音領唱,其他聲部不限人數。
1979年,戴克里先皇宮、普列提維切湖國家公園、杜布羅夫尼克老城,
一起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2007年我和女兒也在這裡聽到原來叫克拉帕的多部合唱的天籟之音
歌聲繞樑三日久久難忘…可惜這次…無緣遇到…)
斯普利特大教堂呈八角形,外圍環繞著24根圓柱,
教堂前仿羅馬式的大鐘樓,高57公尺,
是斯普利特最明顯的地標。
西元293年,因為羅馬皇帝戴奧克里齊安(Diocletian,西元245-316)
在海灣邊起造這座奢華的皇宮。
皇宮以布拉曲島出產的光澤白石建造,
有四座城門和四座高塔,相當於一座小城市。
最喜歡拍小朋友了
教堂正前面是一家咖啡館 平時
紅色的坐墊和一塊塊木板會排放在『列柱廊中庭』的階梯上
現成很浪漫的古蹟露天Café!
// 當天 因為下雨 所以紅色坐墊都收起來...
部分團員站在廊下躲雨等待同伴...
西元 7 世紀時,鄰近的羅馬城市索羅那Salona遭斯拉夫人入侵,
大批難民逃往史普利特,躲在戴克里先皇宮內,
皇宮慢慢變成一座有平民出入的小城。
數百年來,移居到城牆之內的平民,
陸續將皇宮內部分建築物拆掉改建成民宅,
因而破壞部分原先的建築,實屬可惜。
列柱廊中庭位於皇宮正中央,目前這裡已成為表演場所和集會廣場。
皇宮內部:這次我們只是出去才路過,沒有進去參觀。
斯普利特不小 每次旅遊所走都只是一小部分
如管窺天..
記得2007年在大太陽下我和女兒走過港灣,
除了眼睛飽覽華麗的百萬遊艇之外
路旁盡是白色遮陽棚與來來往往的遊客,原來剛巧是遊艇大展呢!
而在路上我們巧遇一對夫妻帶著二隻壯碩的大麥町散步,
才知道斯普利特是大麥町的故鄉呢。
仔細再想,那個港灣與海邊大道應該是前一晚甫抵達斯普利特,
我從餐廳拍下有大郵輪停靠的港口與寬敞大道了。
隨後前往史東Ston
沿路美麗的風光
不過,史東還在很遠的前方呢!
內雷特瓦河(Neretva)是亞得里亞盆地東部最大的河流,
全長230公里,其中208公里在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境內,
其餘22公里在克羅埃西亞杜布羅夫斯克-內雷特瓦縣。
流域面積10,38平方公里,
該河流區域內有四座水力發電站,
通過高於15米的大壩和蓄水湖進行發電。
它以自然之美被稱頌,其風景多樣化,具有視覺吸引力。
路過...卻讓我們睜大眼睛 + 拍不停 的
風景如畫的内雷特瓦河(Neretva River)三角洲
( 感覺真丟臉 :
原本以為是甚麼特殊的灌溉系統...真相是河流沖積形成的獨特景觀. )
司機好心在水果攤旁停下車來,
讓我們拍個夠也買個夠!
克羅埃西亞的小柑橘很甜很好吃。
內雷特瓦三角洲是內雷特瓦河的河流三角洲,
三角洲是克羅地亞南部的一個獨特景觀,
濕地被列入拉姆薩爾公約下,具有國際重要性,
濕地延伸到黑塞哥維那的胡托沃布拉托。
繼續前進…
史東Ston除了石造城牆聞名於世之外,
另外也是克羅埃西亞最美味的「藍寶石牡蠣」
的最大產地。
中午這餐就吃藍寶石牡蠣(忘了限定?顆),不過癮可以自費再加。
在午餐餐廳買的天然海鹽。
史東城牆建於1333年,長5.5公里,
是為了防禦威尼斯共和國而建,是歐洲最長的一道防禦工事。
吃中餐時外面開始下起大雨,
司機和領隊匆匆離開據說是去買門票?
總之,雨越下越大。
史東城牆距離餐廳仍有一段路程,
俟我們抵達城牆入口處,雨仍然沒有停歇。
看了一眼曾經爬過的老城牆,
考慮到城牆路面的溼滑,考慮到自己的腳力,
我和大姊兩人選擇放棄,留在原地等大家。
一等我們走開,售票處的工作人員也急急忙忙鎖了辦公室的門
離開,下班了!
我和大姊四處走走晃進超市,
沒多久,抬頭瞥見一行人怎麼往下走?
原來因為下雨也因為守城牆的工作人員三點半
要下班了,進入中段石牆的鐵門已經上鎖…
(為了遊客安全,超過下午三點半就不能往上走。)
城牆走一半,多出來的時間讓大家在附近晃晃,
史東城牆的售票處或入口處洗手間是上鎖的,
幸好領隊找了幾個團員去咖啡店買咖啡讓大家進去上洗手間。
抵達杜布芙尼克時已是萬家燈火,
在車上隨意拍下的夜景。
更靠近一點…
晚餐餐廳在老城裡面,
在飯店下好大行李分配好房間就全隊走到老城,
吃完飯解散看是要回飯店,或是留下來拍老城的夜景。
Allison當然選擇回飯店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