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7 離開克羅埃西亞的札格里布,
前往斯洛維尼亞的首都盧比安納。
首先搭乘纜車上到雄踞在懸崖之上的盧比安納城堡。
除了參觀城堡我們也在當地導遊的帶領下
爬到城堡最高的平台俯視盧比安納市區。
盧比安納城堡是河岸之外,最主要的觀光景點、也是城市地標。
城堡為14世紀哈布斯堡王朝勢力擴及斯洛維尼亞時期所創建,
一開始僅作為防禦用途,今日之規模主要完成於15、16世紀。
幾個世紀以來,城堡隨歷史變遷曾作為軍營、醫院、甚至監獄,
因此建築並不宏偉,1963年盧比安納市政府買下城堡重新整修
作為歷史展館、博物館、餐廳或節慶活動場地,
而且整體環境舒適,視野很棒,
不僅可將城區市容清楚納入眼底,
甚至還可遠眺山頂有皚皚白雪的阿爾卑斯山脈!
從城堡眺望盧比安納市容,普雷雪倫廣場清晰可見。
站在最高的塔樓屋頂平台俯拍下面的中庭
看下去整片紅色屋頂 優雅的洋蔥型教堂鐘樓點綴其間
盧比安那看起來很漂亮
遠方有一座外觀很新穎的三明治大樓
有點突出 卻沒有違和感
覺得當地導遊介紹得很仔細,
人也很親切,跟著大家排隊輪流和她合照。
看到塔樓最上面的人嗎?
我們一開始直接登上的就是那座塔樓。
這是從地面爬上最高處的迴旋樓梯,
到底有幾階呢?當爬得氣喘吁吁地幾乎想放棄時,
導遊說還有33階,
不過還是被騙了!因為再走幾步就上到屋頂平台了!
因為走得慢,所以跟領隊說一聲我先慢慢走下樓,
才能悠閒地拍下圓形階梯的畫面。
一邊下樓一邊拍
不同高度 視野不一樣
離開城堡我們首先來到飛龍橋
飛龍是盧比安納的城市意象,也有一說是守護神
這位漂亮的女孩是我們在克斯波黑全程同一台遊覽車的
第二位司機的女兒,
不清楚領隊為什麼需要花錢找她來當麻豆。
因為舉止動作都蠻生疏僵硬。
(她上車的時候還是第一位司機先生開車)
拍過飛龍我們沿著河岸廊道走到屠夫橋。
河岸廊道的設計是為了方便行人遮風避雨,
這裡間隔成許多小攤子、餐廳及咖啡館。
屠夫橋與飛龍橋之間有許多露天咖啡館,
天氣晴朗時坐下來曬太陽、賞景,愜意十分。
這就是屠夫橋,這座名字恐怖的橋樑,
有著斯國著名雕刻家Jakov Brdar的多件作品,
包括《亞當與夏娃》、希臘神話中半人半獸的森林之王《薩特,Satyr》、
《普羅米修斯》等,奇特又吸睛。
掛了滿滿的愛情鎖所以又叫愛情鎖鍊橋,
不知道欄杆負荷得了這麼多
戀人的期待否?
愛情真的鎖得住?都不會變化嗎?
希臘神話中半人半獸的森林之王《薩特,Satyr》,
是屠夫橋上最顯眼的雕塑作品。
河流右邊就是河岸廊道。
聖方濟會報喜教堂建於17世紀---(石柱後面粉紅色建築),
粉紅色巴洛克式的外觀在普雷雪倫廣場上相當醒目。
普雷雪倫(Prešeren Trg)廣場,
中央立著的是斯國最偉大的詩人法藍斯.普雷雪倫(France Prešeren)
與繆思女神的雕像。
三重橋,一座連接盧比安納新城區及舊城區的橋梁。
十九世紀時已有一座舊的石砌拱橋橫跨河上,
這座拱橋由義大利建築師喬凡尼‧皮科(Giovanni Picco)設計,
建於1842年,並將之命名為「醫院橋」(Špitalski most),
而後官方正式命名為「法蘭茲橋」(Frančev most),
得名於奧地利大公弗朗茲‧卡爾(Franz Karl),
而後又因鄰近的方濟各教堂,被稱為「方濟各橋」(Frančiškanski most)。
二十世紀時,拱橋已無法負荷交通流量,
因此於1931年在兩側分別增建了僅供行人通過的人行橋,
設計師尤利‧普雷契尼克(Jože Plečnik)
設計成今日我所見到的三座不同角度的橋梁。
由於目前這一區被規劃為步行區,因此三座橋梁皆僅供行人通行。
(資料摘自網路)
三重橋(Tromostovje)其實是座很短、很短、很短的橋。
「卡尼鄂拉三河噴泉」(Vodnjak treh kranjskih rek)
弗朗西斯科‧羅巴在1743年被委託設計了
一座可以代表斯洛維尼亞的噴泉,
羅巴受到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設計的四河噴泉的啟發,
因此以斯洛維尼亞境內三條主要河流:
盧比安尼卡河(Ljubljanica)、薩瓦河(Sava)及克爾卡河(Krka)為題,
創作了這座噴泉。(資料摘自網路)
領隊說這裡拍的經典角度就是要把倒出來的水對準教堂尖頂 ?`
臨街的盧比安納市政廳
進到一樓看看這金碧輝煌的庭院
上圖 // 市政廳外觀最上方的裝飾
沒介紹根本看不出來是市政廳呢
盧比安納主教座堂-聖尼古拉教堂(Stolnica svetega Nikolaja)。
建堂建築為巴洛克風格,
綠色的圓頂和兩座高聳的塔樓是它給人的第一印象。
教堂的大門十分特別,
這道門其實是南側門,被命名為「盧比安納門」,
由雕刻家米爾沙得‧貝吉(Mirsad Begić)設計,
主題是「二十世紀盧比安納教區的主教們」,
六位主教的頭以浮雕的方式突顯出來,
手執權杖的主教們看護著飽受苦難的俗世人民,
主題十分鮮明,不過那六顆人頭給人毛骨悚然的感覺。
教堂的大門(在教堂的西側的小巷裡)叫做「斯洛維尼亞門」,
由另一位雕刻家東那‧戴姆沙爾(Tone Demšar)設計,
呈現斯洛維尼亞的歷史。
這兩座青銅大門是1996年為了迎接羅馬天主教教宗的來訪,
才特地安裝上去的,雖然年代很新,
大門的門把卻已經被參訪者摸得閃閃發亮。
斯洛維尼亞香腸店招,好像全程都沒吃過他們道地的香腸。
綠色小巴士是盧比安納市政府提供給年紀大或行動不便的老人
短距離的免費交通工具。
走走逛逛,來到他們的露天花市和農民市集。
記得剛剛介紹的河岸廊道嗎?
河岸廊道裡面就是他們的市場,
整個廣大區域結合成「中央市場」。
感覺像是拿進教堂晉獻的花圈
露天市集,團員們在這裡買了不少水果。
和麻豆合照的是?當然是領隊囉!
10月27日,過幾天就是萬聖節,所以這一趟
拍了好多南瓜擺飾!個人還蠻喜歡這種節慶氣氛呢!
我們回到剛剛下車的地方等車來,
接著要去勃興湖。
我這樣把行程前後亂亂跳的介紹
希望不會造成大家太大的困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