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館外觀像秘密花園般的優雅,
如果不是看到門上的佩姬古根漢美術館字樣很容易就錯過!
佩姬·古根漢美術館位於義大利威尼斯大運河旁,
為美國富家女佩姬·古根漢於1948年買下,居住三十年,
她逝世後的骨灰亦葬在此。
建築最後捐贈給古根漢基金會並成立美術館,
裡面的展示品有許多是她的二十世紀藝術收藏,
包括立體派、超現實主義、抽象表現主義作品。( 維基百科)
反身拍很有特色的門
展示品中有畢加索、米開朗基羅等抽象派
及超現實主義的繪畫和雕刻,
包括畢加索的《海灘上的詩人》(The Poet On the Beach)、
杜尚的《列車上的憂郁青年》(Sad Young Man on a Train)、
波拉克的《月光女神》(Moon Woman)
和米羅的《安靜的少婦》(Seated Woman)。
門票價格不斐;規模也不算大,
但這裡有女兒喜歡的藝術家熟悉的作品都收藏在這裡,
哈!最主要是無意中又收集到一枚古根漢美術館,
都到門口了哪能不進去呀!
我們先到花園走走逛逛 ,
如您所見 , 這裡陳列好多雕塑 !!
佩姬·古根漢美術館(Peggy Guggenheim Collection)的
所在地為palazzo venier dei leoni,
18世紀中期由建築師Lorenzo Boschetti
為venier家族所設計建造的,
他在威尼斯的另一棟代表作則是san barnaba大教堂的外觀。
一開始他只是想設計出跟
威尼斯著名建築師palladio與longhena不同的風格,
但最終這棟臨大運河建築的命運卻在venier家族財務出現問題後,
終未能完成,只留下了一樓的部分。
1898年出生在紐約的佩姬·古根漢,
父親家族由礦業致富,母親家族則從事銀行業,
年幼時父親在鐵達尼號船難中喪生;
1938年,她在倫敦開設了藝廊,並在二戰期間累積一批藝術收藏,
1941年她自歐洲返回出生地紐約,
在隔年開設一間現代藝術館(Art of This Century),
展示她收藏的立體派、抽象派、和超現實主義作品。
花園狹長而幽靜
這段期間,佩姬古根漢
也支援當地藝術家和抽象表現主義等類型的藝術發展,
1948年時她在威尼斯雙年展上展示了她的收藏,
之後並買下Palazzo Venier dei Leoni作為她的個人寓所。
1969年她將這棟建築與裏頭的收藏品,
全部捐給了"古根漢基金會"(fondation solomon guggenheim);
最後1979年逝世後骨灰便埋葬於威尼斯住所的花園裏。
1980年,古根漢基金會於原址成立
佩姬·古根漢美術館(Peggy Guggenheim Collection),
1985年,美術館的一樓及地下室已全部改建成畫廊和相關設施,
建築的正面、陽臺及庭園景觀也經重新修復與規劃。
1993年,接臨美術館的兩棟公寓經設計後轉作為畫廊、
店鋪及花園附屬建物使用,
1995年,博物館的咖啡廳開幕,並增加更多的展廳和一座雕塑花園;
在1999年和2000年,美術館獲得旁邊的兩處房地產權,
進一步展開擴建工程;
自1993年起,美術館占地面積已擴增一倍至4,000平方公尺。
(相關資料參考維基百科:佩姬·古根漢美術館)
這裡更是佩姬·古根漢曾居住也是她長眠的地方
佩姬.古根漢 長眠於此 可見她是多麼喜歡這個地方
上圖 // 載自官網 // 佩姬古根漢美術館夜景
最奇特的是這座由Marini創作的「城堡的天使」
一尊全裸的騎馬雕像 張開手臂面對著大運河。
坐在露臺的台階可以看到大運河上來往的船隻
走進室內
幾幅熟悉的畫作妝點了空間,讓這裡變得不同,
遊客走累了可以坐在客廳沙發、餐廳長桌、
壁爐旁、窗邊...等真是一大享受。
望向窗外 可以看見大運河來來往往的船隻
這裡除了可以看到當年她所生活的空間與模樣,
還有一些她所資助的藝術家的作品,
熟悉的米羅外,
還有藝術家為她設計的床頭裝置藝術,
哇!!生活在這裡,根本是公主嘛!!
上圖 // 載自官網
佩姬 古根漢生前的房間
臨大運河的 窗邊 雕花窗上所鑲著 藍色玻璃雕塑很奇特
覺得這些藍色玻璃雕塑很奇特
原來是畢卡索的作品
一點也不向名氣很大的美術館
反倒像一座優雅的私人莊園
屋頂上的煙囪 --- 在花園拍的
美術館門口巷弄角落裡的餐廳
美術館館藏豐富 , 待在裡面看著看著 .
幾乎忘了我們是在威尼斯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