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處都是「小京都」?原來如此 ....
各地的大名大多會將自己居住的城市建設成類似京都的風貌,
此詞應運而生。
出石町位於兵庫縣北邊的豐岡市,號稱但馬小京都
江戶時期,出石是德川幕府底下一處俸祿五萬八千石的城下町,
原來的城已經不見,現有的建築都是最近才復原的。
9 /06
下雨!下雨!下雨!
離開伊根州灣 經過 2 個小時車程我們來到城下町出石
抵達後領隊先帶大家去認識餐廳的位置 再
帶大家去看辰鼓樓及講解方位
因為接著要放牛吃草 ---
逛街或是去看看城跡或是拍稻荷神社的鳥居群
或是......
辰鼓樓是原出石城三之丸大手門旁邊的太鼓櫓
(以擊鼓聲讓人知道時刻的大樓),明治4年(公元1871年)建造。
同年改造為鐘樓。
辰鼓樓 12點就會準時鳴鐘...我逛過一輪街道轉頭剛踏上登城橋...
果然聽到鐘聲ㄟ
背後襯著碧綠山色的高大辰鼓樓是出石的代表建築之一,
舊時在早上八時擊鼓告知武士登城,而今遠離戰火,
成為遊人必訪的美麗鐘樓。
我沿著辰鼓樓往下走進街道,
馬上就被這一幅幅各有特色的暖簾給吸引住,
一家家拍下來,快成了追暖簾之旅!
好可愛喔
果然很有京都味 家家戶戶門前都擺設得很雅致
很別緻的路標
下雨天滿街遊客都撐著傘 再看這傘店的畫面很寫實ㄟ
消防栓蓋 -- 拍了兩個不同的花樣
聽說是開始營業了 店家就會掛上暖簾
關門休息時就收起暖簾
顏色鮮豔的倒地鈴
這是一家雜貨店也賣一些曬乾的辣椒之類
很懷舊的擺飾 不知道懸掛的海報是不是也出賣
出石町的街道幾乎都維持了江戶時期的建築,很有古味
是草藥盒子吧
有些暖簾上印著商家的紋章---
代表著店家自豪的歷史與商譽
對於這個壓根兒沒聽過的出石 ,
光看著旅行社的照片 , 我曾想像著跨過登城橋後 ,
不知要爬多少階梯 , 才能走進古城看到辰鼓樓 .
走了一遍 , 發現原來根本沒啥階梯好爬啊 !
也完全沒想到這個小鎮長得這麼京都---甚至比京都還有味道 !!
雖然有點小...
除了城跡,這裡最有名的是手工蕎麥麵,
出石皿そば,大概兩口份量的蕎麥麵裝盛在白色的小磁盤裡。
傻傻地拍了幾張現做照片 ,
爬了文才知道原來蕎麥麵是出石的特產 .
街上到處是店家的廣告
這是中餐的蕎麥麵
出石小小的 ---
逛了直的橫的主要街道後 , 突然想起領隊提到
在城跡旁邊有稻荷神社的37座鳥居群...
37座 ㄟ !! 當然要抓緊時間上去拍啊 !!
原來的城已經不見,現有的建築都是最近才復原的 .
左側就是出石城跡 ---站在這裡往下拍 // 上圖
往上走就是神社了
小山徑上37座的紅色大鳥居真是壯觀,
可惜天雨路溼滑,一手撐傘一手拍照的我,
不敢貿然多爬階梯,所以沒上去看看稻荷神社。
多達 37座的鳥居群就在他旁邊的小徑上 , 很好找的 .
鐘樓
棋盤式的街道
吃過中餐 , 一起去參觀永樂館 .
1901年興建的永樂館 ,
以當時出石城主仙石家的家紋 "永樂錢 "而得名 , ,
從明治後期至昭和初期 ,
以歌舞伎, 日本演劇 , 落語為舞台劇場 .
做為但馬的大眾文化而得以繁榮 !
永樂館曾因時代的演變以及電影電視的普及 , 使得一度閉館 .
之後於2008年大肆整修 ,
現為近畿地方保存最古老 , 最有懷舊氣息的舞台劇場 .
領隊所站 , 稍為架高的木條 ,
是給表演中場休息時賣飲料的小販走的 .
100多年前就有旋轉舞台ㄟ !
上圖 // 左邊寬的走道是給表演者上場表演走的
旋轉舞台下方----
當時可是要動用很多粗壯有力的人一起使力才能推動
二樓觀眾席上方有贊助商家的廣告
舞台後方就是後台--是表演者著裝或休息的地方
在廊下依序穿回鞋子再度撐起雨傘 ,
領隊帶著部分團員去超市購物 ,
其他人繼續逛街.....
偶一抬頭發現很漂亮的屋頂裝飾
為了尋找地圖上的家老屋敷 ,
我轉進旁邊的巷子 , 苦無所獲-- 還差點迷路 ,
幸好是棋盤式街道 , 很快又轉回主街 ,
加減拍了幾棟江戶時期的建築.
出石,這座風格獨特的小鎮,
古樸的建築加上靜謐的氛圍
(感覺再多的旅客湧進也還是會很安靜) ,
能讓旅人充分的享受到散步的快樂 !
離開出石 , 我們續往城崎溫泉囉 !!
上網找資料 發現出石也有熱鬧祭典喔
出石城下町雖然腹地不大卻頗有味道,喜歡日本味的人可以來走走喔!
***************************
5萬遍的感謝------5萬人次的瀏覽
哇!真開心!
來格子拜訪的人次已經悄悄越過50000這個數字ㄟ!
雖然,對大部分格子50000這個數字是很可笑的微少啦,
但是,
對一個這麼「懶」---,
對「回應」「懶」於「回覆」,
甚至「回訪」也總是有一搭沒一搭的,
來訪格友也因此來來去去的一批換過一批,
從雅虎搬來痞客邦後,
有這樣的數字已經是很感恩很讓 Allison偷笑了!
不過呢!
每個格子都有自己的經營風格,
每位格主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背景環境,
而我,年紀大了,
就是想多回訪也是心有餘而時間不足,
總之,
未來我也是秉持著單純分享的理念,
把格子的圖文做好的原則去努力!
在這裡,
對這些年不離不棄的朋友,
Allison深深一鞠躬---感謝你們的支持疼愛!
也對於來自四面八方來訪未登入的網友們說一聲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