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彌島是一個位於岡山縣坂出港約四公里遠的小小島,
最東邊到最西邊約160公尺;最北邊到最南邊也只有930公尺。
不過,由於沙彌島在昭和42年(1967)被政府填海造陸,
現在已經很難說它是一座「島」了。
東山魁夷美術館位於眺望瀬戶大橋的絕佳地點,
收藏以日本畫巨匠-東山魁夷的版畫作品為主,約350件館藏作品。
順著展示室的階梯拾階而下,
映入眼簾的是採用魁夷建議所塗裝的瀬戶大橋與遼濶的碧藍大海。
沙彌島是一個位於岡山縣坂出港約四公里遠的小小島,
最東邊到最西邊約160公尺;最北邊到最南邊也只有930公尺。
不過,由於沙彌島在昭和42年(1967)被政府填海造陸,
現在已經很難說它是一座「島」了。
東山魁夷美術館位於眺望瀬戶大橋的絕佳地點,
收藏以日本畫巨匠-東山魁夷的版畫作品為主,約350件館藏作品。
順著展示室的階梯拾階而下,
映入眼簾的是採用魁夷建議所塗裝的瀬戶大橋與遼濶的碧藍大海。
因為把喜歡的行程先分享出來,
第一天的四國村美術館就這樣被我擱置到現在,
整個藝術季行程已經來到最後二篇…
回頭看這些照片….覺得安藤忠雄設計建造的
四國村美術館很棒之外,走在林中尋找傳統建築也是很有趣,
尤其是那些瀑布…彷彿洗去了旅途的疲憊般…
就這樣又把它找回來…
下飛機後直接前往四國村,先去走藤蔓橋…
大島是瀨戶內海藝術季眾多小島裡很特別的一個展演地。
這座面積很小的島.島民僅有60人左右,
且平均年齡超過80歲。過去這裡是日本隔離痲瘋病患的島嶼,
有很長一段時間,這裡就像是上了鎖鍊的島,
裡面的人出不來,外面的人進不去。
從高松港搭船前往
從船上看到的圓形屋頂就是納骨堂,
5月8日結束男木島及女木島的行程,
我們搭船來到小豆島。小豆島是瀨戶內海上第二大島。
2019 瀨戶內海藝術季 春季篇在小豆島的38個展出包括:
土庄港口的「太陽的贈禮」、「小豆島的橄欖公園」、
「橄欖樹飛機頭」、…「小豆島之戀」…
(當然我們沒有全部看…)
其中最喜歡的就屬林舜龍老師的作品「跨越國境 - 波」!下圖
彷彿參觀後需要時間沉澱的犬島精煉所分享,
被我擱置了半年多,
其實有好幾個原因:一來,情緒需要沉澱,
二來,犬島精煉所雖然讚聲如雷,
卻還不是這趟瀨戶內海藝術跳島行程中我的最愛!
從小豆島的土庄港出發,這天我們是包兩艘船,航行約30分鐘。
在船上就看到高聳的煙囪….充滿廢墟感…
離開地中美術館之後 先去吃飯
餐廳內販賣的小物
過去到日本旅遊也常見到掛在店家門口的『暖簾』,
個人很喜歡別有風味的各式暖簾,
想不到這一趟在直島本村走了幾條巷弄發現好多暖簾,
乾脆收集起來…以後也許可以做一篇專輯呢。
原來 沒有一間名叫「直島美術館」的美術館…啊...
去了第二次還是迷迷糊糊…直到PO文蒐集資料才發現:
原來直島只有地中美術館+李禹煥美術館
+ Benesse House Museum共三間美術館。
5月9日離開豐島,直接前往直島,
今晚我們入住Benesse House 的飯店…很興奮呢。
從房間陽台拍出去的View,很棒吧!
我們從女木島再度上船前往男木島。
遠遠望見的男木島-出現依著山勢櫛比鱗次的房子,
有著日本老房子韻味。
男木島以如迷宮般錯綜複雜的坡道上建造眾多房屋而形成獨特景觀。
從島上任何地點望去,景色均美不勝收。(官網)
官網還特地提醒遊客:不要開車進來、不能騎單車..
因為狹窄的巷弄或直上山頂的陡直階梯根本行不得也!
「瀨戶內海」是位於日本本州、四國與九州地區之間的海域,
海域內座落了直島、豐島、女木島、男木島、
小豆島、大島、犬島等島嶼,氣候溫暖宜人,自然資源也相當豐富。
2010年時,由藝術策展人北川富朗擔任綜合指導,
為第一屆「瀨戶內國際藝術祭2010」拉開序幕,
在島和島之間播下藝術與文化的種子,
展示來自世界各國的藝術家作品,打造出一場超大型的藝術盛宴。
5/06 巴士把我們從飯店送到高松港。
很快的我也放下想要拍照的蠢動,在靠近大天井的水滴匯流處旁,
放下包包坐了下來。
首先抬頭仰望天井上的藍天白雲,
傾聽風吹過的聲音,
再低頭仔細觀察地面,地板彷彿鑿有許許多多0.5公分的孔洞,
水珠不定時從孔洞冒出來,一路拖曳往前,
圓洞下面許是下雨,形成小水池,水池裡擺了個白色小碟子。
2019 / 05 /09 下午
每三年舉辦一次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2019年4月26日正式登場的已是第四屆。Allison今年5月第一次前往。
5天內當然看了不少好東西,不過也有不少作品是完全看不懂的,
因為藝作作品散置各島,甚至單一個島上也是很分散,
感覺只有參加團體靠巴士移動才有可能看到想看的作品呀!
雖然,
最讓我感動最難忘的是豐島的「豐島美術館」裡的小水滴和大島,
整理圖片時卻突然想…先分享台灣藝術家林舜龍老師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