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2017325日我們去參觀

由中國建築師王澍所設計的「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

以及校區內由日本建築師隈研吾設計的「民俗藝術博物館」。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2012年度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中國建築師  王澍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2012年,王澍繼美裔華人貝聿銘之後成為

中國第一位獲得普利茲克獎的建築師,

此後在網路上頗多關於王澍的建築作品與理論的

探討,我也很好奇想去看看王澍的建築,

(畢竟是同為中國人)

尤其是帶著中國園林理念甚至有著中國水墨畫意境的建築群。

因此參加了雄獅旅遊推出的江南建築參訪。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的這片校園

是國立中國美術學院位於杭州象山的新校園,

做為建築藝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公共藝術學院、

影視動畫學院、實驗加工中心、基礎教學部使用,

五百多名教師和五千多名本科與研究生在這裡教學、學習與生活。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2000年,

學院沒有選擇進入中國時下流行的政府組建的大學院區,

而是選址在杭州南部群山的東部邊緣,

儘管這裡暫時會存在一些基礎設施不足的問題,

但學院的教授、藝術家與參與選址的建築師共同認為,

依照中國的文化傳統,在建築選址時,

環境中的山水甚至比建築更加重要。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喜歡木製窗戶打開的方式和模樣,

讓人感覺很涼快!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面對當下中國城市的大規模拆毀重建現象,

超過700萬片不同年代的舊磚瓦

被從浙江全省的拆房現場回收到象山新校園,

這些可能被當做垃圾對待的東西被在這裡循環利用,

並有效控制了造價,重新演繹了中國本土可持續性的建造傳統。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忽高忽低的樓梯 ,行走時也許不太好走,

但是從遠一點或對面看過去

確實看到丘陵起伏的線條。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後來又發現這面牆的樓梯也呈現出明顯的山巒起伏圖案 ,

不過--- 還是老話  , 樓梯交錯之間很不好走 ,

 不禁納悶究竟是裝飾性比較重要 ?

還是實用性優先呢 ?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百年歷央磚瓦堆疊出的百年韻味古牆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這些看似被分隔數處的校園建築並不是孤立的,

而是建築師在「園林」與「現代」間交雜錯落

卻帶著一種無形的互相連繫的結果。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建築師王澍在象山新校園的建造中

體現了自己的思考與主張:

---如何在迅速喪失地域文化的中國城市

重建有地域根源的場所結構;

---如何讓中國傳統與山水共存的建築範式活用在今天的現實;

---如何利用大學校園的建造規模

探索一種當代中國本土新的城市營造模式。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進到大樓裡面參觀

發現每層樓有他特別的標誌性顏色

例如一樓是紅色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這是三樓 是黃色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連每層樓的垃圾桶顏色也要一致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其實我有發現這棟樓有著柯比意的影子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垃圾桶是綠色的    //   背後人物是我們的導遊 小磊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用現代建築建材加上現代建築技術

體現中國四合院建築形態

也一樣能呈現出寧靜 悠遠的氛圍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橫向直向窗戶錯落有致 體現了建築美感。

在台中曾看到有一座教會模仿建築立面,

模仿不是不好 而是要有美學基礎,比例要對,

不然畫虎不成反類犬。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被保留著的農田    由契耕農民繼續耕作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 ) // 王澍 2004

象山新校園最終呈現為一系列「面山而營」的差異性院落格局。

建築群敏感的隨山水扭轉偏斜,

場地原有的農地、溪流和魚塘被小心保持,

中國傳統園林的精緻詩意與空間語言

被探索性的轉化為大尺度的淳樸田園。

(待續)

 

arrow
arrow

    Alli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