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8110038.JPG  

參觀建築去看墓園很怪嗎?

20139Allison也分享了去斯德哥爾摩自助旅遊時去看的

一座坐落在森林裡,

1994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美麗墓園;

如果你依然對墓園忌諱,那就跳過本篇吧,

不過這樣你就會錯過一睹根本沒有墓園的死亡哀嘆與恐懼氣氛,

代之以優雅如詩的建築的機會了!

 

建築如詩 

史卡帕在辭世前的演講中被問到:

「你覺得建築是否稱得上是詩?」,

他引用萊特為例 回答「當然」。

這句話與他未完成的建築一同留下來,長眠在布里昂墓園的一角。

(廣部剛司 //美的感動- 19條建築之旅) 

 

811日一行16人甫抵達威尼斯機場,

立即驅車前往四五十公里外的「布里昂墓園」。

P8110012.JPG   

這樣的風景一點也不威尼斯,

倒是讓我回憶起 風光旖旎的托斯卡尼。

 P8110017.JPG  

車子停妥,我們走進一條寬闊的小徑,

路邊是結實累累的葡萄園,

P8110137.JPG  

在這裡我才發現稍早在威尼斯機場發生的不適早已

消失不見,整個人也輕盈起來。

 P8110021.JPG

 

P8110023.JPG  

我們是從布里昂家族墓園的私人入口進去的。

這些畫面早在看廣部剛司 //美的感動- 19條建築之旅

那本書時已經很經熟悉,

但是當親自站在建築體前面,又是完全不同的感動。

P8110025.JPG  

 

P8110027.JPG   

布里昂墓園是ScarpaOnorina Tomasi Brion委託設計的家族墓園,

1968年開始設計1972年完工。

被認為是卡羅 · 史卡帕一生最重要與最精采的傑作·,

除了具有讓人讚賞的細節,也充分的運用了水的元素。

P8110028.JPG  

入口左側是一個寬闊的水池,池內睡蓮綻放,

池中有一小紀念亭,

 

 

布里昂家族墓園位於意大利的北部小城桑·維多(San Vito),

佔地面積約2200平方米。

在設計中,斯卡帕避免了傳統的中軸對稱的墓地設計手法,

而選擇了近似中國園林的漫遊式佈局。

墓地有公共和私密兩個入口,整個平面呈「L」形,

由帶方亭的水池、棺木安放處和小家廟三部分組成。

P8110030.JPG

 

 

P8110032.JPG

沿著水池走進去   看到這個像入口的地方

P8110034.JPG

 

P8110035.JPG 

站在入口往裡面看 

P8110037.JPG

紀念亭的屋頂

P8110038.JPG

 

P8110041.JPG

卡羅·史卡帕曾這樣描述:

「我想解釋墓布里昂,我認為這個作品,如果你允許我這麼說,是相當好的,

並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好。

我試圖把一些詩意的想像放入其中,雖然不是為了創造詩意的建築,

但能使這樣的建築能夠散發出正式的詩歌之感。

這個地方對於死者而言是一座花園,我想展示一些方法,

使您可以用一個社會大眾普遍能接受的方式接近死亡,

進而去理解墓園不僅只是這些「鞋盒」,還蘊藏著死亡和人生短暫的意義」。

P8110043.JPG

 

P8110046.JPG

 

P8110049.JPG

 

在卡羅·史卡帕的建築中
「美麗」
第一種感覺
「藝術」
第一個詞彙
然後是驚奇
是對「形式」的深刻認識
對密不可分的元素的整體感覺
設計顧及自然
給元素以存在的形式
藝術使「形式」的完整性得以充分體現
各種形式的元素譜成了一曲生動的交響樂
在所有元素之中
節點是裝飾的起源
細部是對自然的崇拜
          —— Louis I. Kahn路易斯·康

P8110050.JPG

通道右側即是公共墓園可以由雙圓走過去

不過我不想走過去

P8110052.JPG

從這裡可以看到並進入栽種著玫瑰花的公共墓園

P8110053.JPG

 

P8110055.JPG

 

 

P8110057.JPG

棺木的設計是點睛之筆,兩個棺木相互傾斜,截面呈平行四邊形。

1014-1 

上圖 // 網路下載

 

對此,斯卡帕解釋說:

「如果兩個生前相愛的人在死後還相互傾心的話,那將是十分動人的。

棺木不應該是直立的,那樣使人想起士兵。

他們需要避護所,於是我就建了一個拱,取方舟之意。

為了避免給人以橋的印象,

我給拱加上裝飾,在底面塗上顏色,貼上馬賽克,

這是我對威尼斯傳統的理解。」

棺木與水池在平面上呈45°,自然地處理了「L」形的拐角。

P8110059.JPG

爬在混凝土牆的植物有枯有榮似乎也在訴說生命有時而盡

 

史卡帕想必在設計之初就想著這棟建築在5年後10年後是甚麼樣子·,

讓建築會漸漸隨著時間馴化得更有味道

P8110062.JPG

在斯卡帕看來,建築不僅與自然有一種空間上的聯繫,更有一種時間上的沉積。

一塊不起眼的石頭也許比熠熠發光的寶石更為吸引他,

因為它上面有各種材料混合沉積的痕跡和歲月帶來的細微差別,

所有的沉積和演變都一目瞭然。

P8110066.JPG

 

P8110067.JPG

 

P8110074.JPG

他的學生勞斯在史卡帕的專集中這樣寫道:

「卡洛·斯卡帕是運用光線的大師,是細部的大師和材料的鑒賞家,

從本質上來說,他並不是一位純粹的建築師,

而是一位藝術家,是一位有著建築房屋衝動的藝術家。」

P8110075.JPG

繞了一圈二圈之後我終於開始發現很多很漂亮的細節

好像剛才那段時間興奮把我的雙眼矇住了….

P8110081.JPG

 

P8110082.JPG

優雅如詩

P8110084.JPG

看著拍著真的忘了這裡是墓園呢

P8110088.JPG

 

P8110091.JPG

女兒發現了這個很特別的細節特地找我出去拍

P8110102.JPG

魔鬼藏在細節裡   看到了嗎  // 上下圖

P8110103.JPG

 

P8110104.JPG

 

P8110109.JPG

 

P8110110.JPG

 

P8110111.JPG

 

P8110112.JPG

 

P8110114.JPG

 

P8110117.JPG

 

P8110125.JPG

其實我不懂建築,更不懂甚麼建築工法或是設計語彙

看了那麼多年,仍然只讓自己保持在純粹喜歡與單純欣賞」!

P8110130.JPG

 

P8110135.JPG

終於拍到淨空畫面

畫面透露出墓園原該有的寧靜與莊嚴

P8110136.JPG

離開前王老師帶著大家要過去看墓園的教會

可惜大門深鎖 

P8110140.JPG 

回威尼斯市區了....路上住家漂亮的陽台欄杆

arrow
arrow

    Alli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