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是一部耐人尋味的電影啊

25-02.jpg     

不說一聲突然離開丈夫

女主角騎著單車看似瀟灑的獨立宣示、

卻突然傳來躍入河中的噗通聲,

自殺?!這樣的開場安排著實讓我嚇一跳。

 

大家都以為她是因為失去孩子無法走出哀傷,

所以極盡的寬容、呵護,

歸根究底她其實是在生康諾的氣,

因為康納的急於走出喪子傷痛、繼續生活,

(大多數男人比較務實)

而伊蘭諾體會不到康諾對孩子的愛,

堅持自己長達半年的禁錮哀傷才是真正的哀悼方式。

她甚至連跟先生說出她在意的這個部分都沒有。

25-05.jpg   

看到最後,感覺到這女孩就只是自私、任性、鬧憋扭,

耍個性,幼稚,

完全不會考慮自己的行為會不會傷害到周遭的親人。

以為只要剪短頭髮就可以開創新的生活?

   

我甚至覺得,伊蘭諾和康納的問題,無關乎愛情是否已消失,

fx_fden93720788_0020.jpg

癥結在於習慣以激情餵養自己的伊蘭諾,自命不凡又

自外於群體或他人而製造出來的孤獨感,

 

厭倦!

對了,就是厭倦!

相較於康納的內斂靦腆,情緒外放的伊蘭諾喜歡激情,

個性截然不同的兩人從談戀愛到進入婚姻,

本來就需要很多的調整和妥協、彼此忍受,

伊蘭諾並沒有體認到這一點,

(愛是恆久的忍耐)

fx_fden93720788_0016.jpg  

伊蘭諾過一段時間就需要激情為平淡生活注入活水:

我們可以從電影的敘述中找到這種不斷循環的「習慣性厭倦」

厭倦一成不變的婚姻生活,

責怪康納已經失去激情;

厭倦因為喪子的傷痛而選擇繭居的窒息感,

悄悄出走結束生命;

獲救後回到父母身邊,一段日子過後她又

厭倦了沒有康納的生活,

開始回想起昔日和康納的甜蜜時光,

而回頭追逐康納…

 25-01.jpg   

睿智的父親介紹伊蘭諾去上課,

像刺蝟一樣的伊蘭諾面對父親的舊同事

也是一副挑釁的態度,經常機鋒相對,

類似經歷的教授莉莉安,有著走過愛情與婚姻後的雲淡風輕,

避開硬碰硬的「教導」,四兩撥千斤,

技巧的讓伊蘭諾知道人生就是這麼一回事:

不是人人都能遇到完美丈夫,

辛苦養育長大的孩子長大後變得疏離,

戳破伊蘭諾對孩子對婚姻的完美想像,

算起來父親是找對了人幫助女兒成長。

25-04.jpg   

看到最後,

感覺這其實不是愛情片,

應該歸類為婚姻夫妻相處的課題吧!

fx_fden93720788_0013.jpg   

片子結束前,依蘭諾即將前往巴黎繼續學業。

教授父親跟她談到

他曾在伊蘭諾2歲時差點失去她,

父親追憶帶著2歲伊蘭諾在海邊逐浪,

伊蘭諾突然被海浪沖走那瞬間的沮喪自責,

之後海浪又把伊蘭諾沖回他腳邊,

短短幾秒鐘他經歷了這一生中最糟和最美好的瞬間。

(所以他了解失去孩子的哀慟。)

這個連媽媽都不知道的往事想必讓伊蘭諾有所體會,

了解失去也是生命的必然過程。

離家前拿出藏在衣櫥裡一家三口的照片,

重新掛回牆上。

  fx_fden93720788_0003.jpg  

「代罪羔羊」

婚姻中兩人感情出現問題時總會出現「代罪羔羊」,

在這部片子,「失去孩子」成為伊蘭諾逃離康納的藉口。

如果說伊蘭諾離開康諾是因為

無法自失去孩子的哀傷中康復,

並不盡然,因為:

伊蘭諾出院後回父母身邊,同住的還有妹妹及妹妹的8歲小孩,

男孩嘴甜會撒嬌頗討人喜歡,

伊蘭諾並沒有因此「觸景傷心」;

在這裡我們同時可以發現:

當事人周遭的人包括父母兄弟姊妹

(必須非常小心)

總會以自己的猜測詮釋當事人行為或不開心的原因,

而真正的原因可能連當事人一開始也不是很清楚,

須要幾次來回衝撞之後,

才知道原來自己不對勁的癥結是甚麼。

25-03.jpg  

畢竟婚姻不是有愛情就足夠,

婚姻需要經營,需要互相了解,更需要忍受彼此的異同。

伊蘭諾詢問父親如何維持30年的婚姻時,

想必也從父親的答覆中得到啟示。

 fx_fden93720788_0009.jpg  

導演《因為愛情》系列電影敘述

一對夫妻從相識、相愛、結婚到分離。

影片最特別的地方,

莫過就是為了呈現

「每個愛情故事都有兩面」這個觀點,進而拍攝成兩個版本:

一部從丈夫(男方)的視角拍攝,

另一部以妻子(女方)的視角敘事,

讓觀眾體驗到男女雙方不同的愛情觀點。

導演奈德班森(Ned Benson)首次執導電影,

便身兼編劇、監製等多職。從編寫劇本直到拍攝,

歷經整整八年時間,才催生出這部特別的系列電影。

他表示:「我想要探討兩性關係中的感情問題,

尤其兩人共同經歷了相同的事情,卻可能有著截然不同的體驗,

這讓我相當感興趣。」他並進一步指出:

「同時站在男女雙方的立場,去講述一段愛情故事,

這比只偏重某一方的態度更加真實。」

 

《因為愛情:在她消失以後》和《因為愛情:在離開他以後》

2013年多倫多影展首映之後,隨即獲得大量迴響,

奈德班森更在2014年推出綜合男女雙方視角的

The Disappearance of Eleanor RigbyThem》,

成為另一種全新版本,

並獲邀入選2014年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

(此段標楷字體內容摘自網路)

fx_fden93720788_0001.jpg

 

我沒有繼續看《因為愛情:在她消失以後》,

甚至我也不太習慣攝影機的晃動、鏡頭拉近拉遠不算平穩,

以及過多、有些牽強的背景模糊畫面。

不過影片在現實與回憶的交錯銜接的還不錯,

女主角心中的躁動也淋漓盡致的刻畫出來,

精湛的演技是無庸置疑的。

     fx_fden93720788_0019.jpg  

而以電影所陳述的議題來說,這算是一部很耐人尋味的電影,

發文之前也爬了兩篇評論,每個人的論述都不同。

喜歡的朋友自己進電影院找答案吧!

 

台中大遠百兩片都有上映,一天只有一場,

今天上網查看 , 卻已下片了 , 真可惜!

arrow
arrow

    Alli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